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种植物部分复习提纲.doc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种植物部分复习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种植物部分复习提纲

6裸子植物 ①主要特征: ㈠、形态和构造 裸子植物为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大多数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根有强大的主根,形成庞大的根系。维管系统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极少数有导管,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条形和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排列成浅色的气孔带,显示出对干旱、寒冷环境的适应。 ㈡、胚珠裸露,形成球花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数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或球花。孢子叶球单生或多个聚生成各种球序,通常都是单性,同株或异株。小孢子叶(雄蕊)聚生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每个小孢子叶下生有小孢子囊(花粉囊)内有许多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单核的花粉粒)。大孢子叶(心皮)丛生或聚生而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大孢子叶常变态为珠鳞(松柏类)、珠领(银杏)、珠托(红豆杉)、套被(罗汉松)和羽状大孢子叶(铁树)。大孢子叶腹面生有一至多个裸露的胚珠,仅珠孔远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雌配子体。 ㈢、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 裸子植物的配子体在结构上明显退化,完全寄生生活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近珠孔端产生颈卵器(除百岁兰属、买麻藤属),结构简单,埋藏于胚囊中,颈部有2—4个颈壁细胞,腹部有1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雄配子体仅具3—4细胞的由小孢子发育成的花粉粒构成。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花粉粒),由风力(少数例外)传播,经珠直接进入胚珠,在胚心上方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胚囊,将精子直接送到颈卵器内与卵细胞受精,完成受精作用。 ㈣、具多胚现象 大多数裸子植物都具两种多胚现象,一种为1个雌配子体上有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称简单多胚现象;另一种由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称裂生多胚现象。此外,花粉粒为单沟型,有气囊或无,无3沟、3沟孔或多孔的花粉粒。 ②裸子植物的分类 ㈠、铁树纲(苏铁纲)(代表植物:铁树) (1)常绿木本植物,茎干粗状,常不分枝。髓不发达。叶,常绿,分营养叶和鳞叶,相互成环着生,营养叶大,羽状深裂,集生于茎顶,幼叶拳卷。 (2)孢子叶球单生于茎顶,雌雄异株。 (3)大孢子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螺旋状排列。小孢子叶,盾形或扁平鳞状,螺旋状排列,其背面着生多数小孢子囊。 (4)精子有纤毛,能游动,铁树的精子发达0.3mm,是生物界中最大的精子。 (5)种子,生于大孢子叶柄上,核果状,具三层种皮,胚乳丰富。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为上一代孢子体(2n)部分;胚乳为雌配子体(n),胚为新一代孢子体(2n)的雏体。 ㈡、银杏纲(代表植物:银杏) (1)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之分。叶扇形,先端2裂或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呈螺旋状散生,常生2裂的叶,为营养枝,在短枝上,蔟生,其上生孢子叶球和具波状缺刻的叶。 (2)小孢子叶球呈葇荑花序状,由1短柄和柄顶上的2小孢子组成。大孢子叶球由1长柄和柄端的2环形大孢子叶组成,称珠领,生1直立的胚珠。 (3)种子,核果状,外被白粉,具3层种皮:外被皮厚,肉质,并含油脂及芳香物质,中种皮白色,骨质,具2—3纵脊;内种皮红色,纸质。胚乳肉质,子叶2,不出土。 ㈢、松柏纲(代表植物:银杉、金钱松) (1)常绿或阔叶乔木,稀为灌木,有长、短枝之分。茎的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由管胞组成,具树脂道。叶单生或成束,针形、鳞形、钻形、条形或刺形,具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 (2)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孢子叶排列成球果状。大孢子叶球(雌球花)由苞鳞与珠鳞排列而成,每一片珠鳞的苞鳞着生于背面,胚珠着生于腹面,大孢子叶球发育成球果,珠鳞变为种鳞。小孢子叶球有气囊或气囊。 (3)精子无鞭毛,种子有翅或无翅,胚乳丰富。 (4)松属:常绿乔木,稀灌木。叶有两型:鳞叶(原生叶)单生,螺旋状着生于长枝上。针叶(次生叶),生于苞片状鳞叶的腋部,着生于不发育的短枝顶上,2、3或5针一束,每束针基部由8—12枚芽鳞组成的叶鞘包围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小胞子叶球生于新枝下部,大孢子叶球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球果常第二年秋季成熟,种鳞木质,宿存,种子上部具长翅、短翅或无翅。 松属分为单维管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单维管束亚属特点:叶内具1条维管束,针叶5针一束或3针一束,叶鞘早落,针叶基部的鳞叶不下延,如红松、华山松、白皮松等。双维管束亚属特点:叶内有2条维管束,针叶2—3针一束,叶鞘宿存,鳞叶下延,如马尾松、油松、黄山松、黑松等。 松属的生活史:一般花粉完成传粉发生在第一年春季,受精作用则在第二年夏季(历时13个月),在第二年的秋季,大孢子叶球成为球果,同时胚珠发育成种子。 ③裸子植物中松科、杉科和柏科的特征比较 特征类型 松科 杉科 柏科 叶形 针形或条形 条形、披针形、钻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