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学复材料)全球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学复材料)全球变化

能量在空间的迁移,根据需要来决定在什么地方使用资源、在什么地方排放废弃 物,物质和能量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空间流向,不再遵从自然规律。 第二节全球变化的驱动力 导致全球变化的因素按其发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周期变化的因素,如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其作用是连续变化的,可导致全球环境的周期性变化;②非可逆性变化的因素,如太阳长期演化、板块运动,其作用是持续性的,可能导致环境的非可逆性变化;③随机发生的因素,如火山活动、小行星碰撞,其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但发生的频率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其作用的过程是暂时的,但所导致的全球变化既可能是短期的扰动,也可能是长期的不可逆的变化。每种因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时间尺度全球变化可能有不同的原因,目前尚无解释所有时间尺度变化的理论。 ·按照全球变化驱动力的来源,也可以将驱动因素分为三种类型:地球外因素,地球内力因素以及地球系统自身相互间的影响和反馈。由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应将其从地球系统中划分出来讨论。 一、驱动全球变化的地球外因素 地球的环境状态与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受到其它天体的深刻影响。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太阳辐射输出变化,受其它天体的引力作用产生的地球运动轨道参数的改变,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对地球的撞击等。 1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直接驱动了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太阳辐射的变化改变了到达大气顶层的能量,并通过影响物理气候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引起全球变化。太阳是一颗不断演化的恒星,太阳的辐射输出是随着太阳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在地球诞生之初的45亿年前,太阳的辐射输出较现代低30%,在此后的45亿年历史中,太阳的辐射输出不断增加到现代水平。除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外,发生在10一100年时间尺度上的太阳活动更为引人注意。 太阳活动是太阳表面上一切扰动现象的总称。主要包括:发生在光球表面的黑子、光斑,发生在色球层的谱斑、粗斑,以及日饵、日冕等。一般用黑子活动代表太阳活动,黑子越多,太阳活动越强,其它太阳活动都和黑子活动呈同步变化,太阳常数的短期变化也与黑子的变化一致。 太阳黑子活动引起太阳辐射质和量的变化,太阳活动高峰期能够引起太阳紫外辐射和微粒辐射的极大增加。一些地球物理现象,如极光、磁暴、电离层扰动等可间接反映太阳活动,太阳活动高峰年份,与太阳微粒辐射密切相关的极光现象明显增加;对树木年轮中的14C测量的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强时,14C含量低,反之,14C含量高,可能是由于强磁场使宇宙射线偏离了地球。观测的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臭氧层有强烈影响,太阳活动高峰期臭氧层变厚并且升温,哥伦比亚大学的Shindell (1999 )等人提出,臭氧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太阳活动周期的效应,其模型表明,首先是太阳辐射增加,加速平流层中臭氧的生成,然后奥氧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进一步加热平流层,此后热流传递至对流层。两个大气层的藕合作用十分重要,可能是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一个中间环节,使得只有0.1%、而且只是直接影响上层大气的太阳辐射变化,成为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对过去600年北半球温度变化的分析表明,20世纪以前主要是由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驱动的,而近70年来与大气中()飞浓度增加的关系日趋显著。 现已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在10.一100年尺度上均存在显著的周期变化。如11年的沃尔夫周期、22年的海尔周期、80年的世纪周期、180年的双世纪周期等。根据历史记载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太阳活动历史,树木年轮中14 C含量的变化更提供了长达5000年,甚至9000年的太阳活动的记录,进而从过去5000年的太阳活动的历史中区分出若干异常时期。极地的硝酸盐是太阳微粒辐射与极地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太阳活动弱的时期极地冰雪中硝酸根离子的含量也低,利用保存在南极冰芯中的硝酸盐可以将太阳活动的历史追溯到几万年前。根据树木年轮中14 G.含量的变化和极地冰芯中l“Be的变化可以识别出2000-250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变化。地质时期的沉积记录中太阳活动的影响亦有体现,在澳大利亚680Ma以前的前寒武纪纹泥沉积中发现显著的11年、145年、290年的周期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十分接近;对非洲南部前寒武纪石灰岩的层理分析的结果也发现显著的11年周期;德国Zechstein的二叠纪含岩盐和硬石膏碳酸盐的纹层中亦发现有显著的11,22,33.4,95,180-200,380-400年的周期;以上对应关系说明在前寒武纪冰期时太阳活动的影 响就已存在,自前寒武纪冰期以来,太阳活动的周期性与现代并无显著不同。 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辐射也增强。据估计,如果太阳辐射变化1%,地面平均温度可变化1℃左右,冬半球高纬度的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