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呼吸科.pptx课件.pptx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呼吸科.pptx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呼吸科.pptx课件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的实施 欧阳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病例分析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1. 评估病情:决定热卡供给、营养时机与途径 2. 关注营养底物对重症患者机体的影响 3. 根据重症患者器官功能调整营养供给 4. 监测营养的耐受情况、营养的并发症及营养的效果,调整、优化营养方案 1) 营养不良状态评估 2) 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3) 病情评估 1. 评估病情 ---决定热卡供给量、营养时机、营养途径 静态营养评定指标 动态营养评定指标 体重 脂肪存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 骨骼肌存储量:臂肌围、肌酐/身高指数 内脏蛋白存储量:白蛋白、转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及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免疫功能测定: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总淋巴细胞计数、补体水平测定 体重 氮平衡 电解质平衡 营养不良状态评估 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以上指标均不可信,只能依赖 SGA(主观整体评估) 营养风险评分方法(NRS 2002) 评分≥3分,被认为有营养风险存在 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15-421 营养风险评定 对于重症患者,评估热卡耐受较测定热卡消耗更重要 (热卡不足加重营养不良,热卡过多直接加重病情) 以“容许性低热卡”( 25kcal/kg.d)概念 取代“热卡消耗多少补多少” 和“静脉高营养” 的观念 避免“overfeeding(过度喂养) ”或“underfeeding ” 病情评估:1)决定热卡供给量 允许性低热卡: 25 kcal/kg.d 目标热卡:30-35 kcal/kg.d 根据病情轻重调节 代谢支持的热卡供给原则 尽可能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只在肠内营养禁忌( 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严重腹腔高压等)或肠内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时( 食欲差、消化吸收差)辅助 评估病情:2)决定营养途径 2009年6月ASPEN指南 肠内营养应在入ICU48-72小时内开始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先复苏 评估病情:3)决定营养时机 2. 如果患者无营养不良,只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无法EN或EN量不足,何时开始PN??? 1. 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又无法进行肠内营养,复苏后立即开始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的时机 所有3天内不可能正常进食、又无法进行EN的患者,应该在 24 – 48 小时内加用肠外营养(C) 2009年8月 ESPEN指南说 重症患者如无营养不良,7天内无法肠内营养时,肠外营养应等待7天后再给(E) 2009年6月 ASPEN指南说 4640例ICU患者,随机归入早期肠外营养和延迟肠外营养组 两组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分别在入ICU 48小时内或第8天开始肠外营养 2007年 8月-2010年11月, 7个ICU,NRS3,BMI17 有营养风险 而无营养不良的患者 该研究隐藏的局限与缺陷 局限在无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 BMI17的排除,BMI30的占18-20% 排除了二次入ICU的重症患者 NRS 3分约占45%,NRS 4分占37%,合82% ICU平均停留3-4天 该研究的警示 在无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 NRS 3分- 4分,早期积极PN不一定获益 短期内病情、ICU平均停留3-4天能恢复的重症患者,早期积极PN不一定获益 1) 糖 2) 脂肪 3) 氨基酸 选择营养底物的种类及量 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4 kcal/g 果糖:每日最大量1000ml,副作用乳酸 转化糖:由等量的葡萄糖与果糖混合制成 成人常用量每日250~1000ml 1)糖 注射用果糖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的酸中毒,故不推荐肠外营养中替代葡萄糖。 过量输入可引起肢体水肿和肺水肿。 滴速过快(≥1g/kg/hr)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以及脂代谢异常。缓慢静脉滴注,以不超过0.5g/kg/hr为宜(50kg, 25g/h即10%果糖250ml))。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有酸中毒倾向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 重症患者与血糖相关的死亡风险因素 ↑死亡 血糖10mmol/l 血糖3.9mmol/l 开始干预治疗 维持血糖7.8-10.0mmol/l或略低 推荐不要将血糖维持在6.1mmol/l 血糖靶值 1. 外源性葡萄糖输入 150-300g/day,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节 2. 增加脂肪供能比例,占非蛋白热卡的30-40% 3. 减慢外源性葡萄糖输入速度3mg/kg/min 4. 使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