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工实训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学手段 教学学时 20学时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注 释
铸造是将液态合金在自重或压力作用下浇注到与零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零件和毛坯的生产方法。铸造获得的零件和毛坯称为铸件。铸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极其广泛,一般需经机械加工后才能使用。铸造成型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砂型铸造是利用砂型生产铸件的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所铸铸件约占铸件总产量的80%以上。砂型铸造主要分为砂箱造型和金属的熔炼与浇注两个过程,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如图1-1所示。齿轮毛坯的砂型铸造工艺如图1-2所示。
图1-1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图1-2齿轮毛坯的砂型铸造工艺
实训一 砂箱造型
一、实训内容
轴承盖砂型铸造操作训练。
二、工艺知识
1.砂箱造型的种类
砂箱造型是铸件生产过程中最复杂、最主要的工序,对铸件的质量影响极大。合型后的砂型。实际生产中,由于铸件的大小、形状、材料、批量和生产条件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造型方法。造型方法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其中手工造型按起模特点可分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块造型、挖砂造型和假箱造型等。
1)整模造型
模样是整体的,铸型的型腔一般只在下砂箱。整模造型适用于制造形状简单的铸件,铸件上通常有一个较大的平面,造型时整个模样能从分型面上方便地取出。
2)分模造型
铸件的最大截面不在端部而在中部,因而木模沿最大截面分成两半。
3)活块造型
将模样上阻碍起模的部分做成可与主体脱离的活块,活块一般用销子或燕尾榫与模样主体连接,取模时,先取出模样主体,然后再取出活块。
4)挖砂造型
当铸件的分型面为曲面且模样又不易分开制造时,可将模样整体置于一个砂箱内造型,通常为下砂箱。
5)假箱造型
当生产批量大时,可用模板代替平面底板,将模样放置在模板上造型,从而省去挖砂操作。
2.型(芯)砂
制造铸型的造型材料称为型砂,制造型芯的造型材料称为芯砂。
1)型(芯)砂应具备的性能
(1)强度。型(芯)砂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2)透气性。型(芯)砂应具备让气体通过和使气体顺利逸出的能力,这个能力称为透气性。
(3)耐火性。型(芯)砂在高温作用下不熔化、不烧结、不软化、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称为耐火性。
(4)退让性。在铸件冷却收缩时,型(芯)砂能相应地被压缩变形而不阻碍铸件收缩的性能称为型(芯)砂的退让性。
此外,芯砂在浇注后处于金属液的包围中,工作条件差,除应具有上述性能外,还必须有较低的吸湿性、较小的发气性、良好的溃散性(也称为落砂性)等。
2)型(芯)砂的组成
型(芯)砂的性能与其组成原料有关。一般型(芯)砂由原砂、黏结剂、附加物及水等按一定配比混制而成。
(1)原砂。只有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天然矿砂才能作为铸造用砂,这种天然矿砂称为原砂。
(2)黏结剂。砂粒之间是松散的,且没有黏结力,显然不能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整体。
(3)附加物。为了改善型(芯)砂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材料称为附加物。
(4)水。黏土砂中的水分对型砂性能和铸件质量影响极大。
(5)涂料。为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可在砂型或型芯表面涂上涂料。
3)型(芯)砂的处理和制备
铸造合金不同、铸件大小不同,对型(芯)砂的性能要求也不同。为了保证型(芯)砂的性能要求,型(芯)砂应选用不同材料,按不同的比例配置。配置好的型(芯)砂的性能可用专门的仪器来测定,也可以凭经验手测。
3.砂型制造的工模具
1)模样和芯盒
模样是由木材、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
芯盒是制造型芯或其他种类耐火材料芯的装备,一般为木制。
2)砂箱和常用的手工造型工具
(1)砂箱。造型时,砂箱是容纳和支撑砂型的刚性框,其作用是在造型、运转和浇注时支承砂型,防止砂型变形和被破坏,材料一般为灰铸铁或铝合金。
(2)常用的手工造型工具。
①底板。
②砂舂。
③通气针。
④起模针。
⑤手风箱。
⑥镘刀。
⑦秋叶。
⑧提钩。
⑨压勺。
4.浇注系统
1)浇注系统的组成
浇注系统包括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等。浇注系统的任务是让液态金属连续、平稳、均匀地填充铸型型腔,能调节铸件各部分温度并起到挡渣的作用。
(1)浇口盆。浇口盆单独制作或直接在铸型中形成,用于接纳浇包流下的液态金属,减少液态金属的冲击,使液态金属平稳地流入浇道,并起挡渣和防止气体卷入的作用。
(2)直浇道。直浇道是连接浇口盆和横浇道的垂直通道,有一定的锥度,以便造型时取出浇口棒。
(3)横浇道。横浇道是连接直浇道和内浇口的水平通道,其截面形状多为梯形,一般开在上型的分型面以上的位置。
(4)内浇道。内浇道是连接横浇道和型腔的通道,其作用是控制液态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