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学批评考试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考试重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一、先秦1. 背诵篇目:【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兴观群怨(P16)以意逆志(P21)得意忘言(P34)两汉诗教说: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2. 名词解释:发乎情,止乎礼义(P39)六艺说(P40)魏晋南北朝曹丕《典论·论文》(建安七子之说出于此)、《与吴质书》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傅玄《连珠序》、《七谟序》皇甫谧《三都赋序》1.背诵篇目:【典论·论文】(论文体)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备其体。(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章的价值和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注:这三段论述是按“文体-文气-文章价值”的顺序连贯起来的一篇,不是断章摘句。【宋书·谢灵运传论】(声律论形成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文心雕龙·序志】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诗品序】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於诗矣。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文赋】认为写作之难归根结柢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2.名词解释:风骨论(P130)滋味说(P152)“兴”内涵的变化(P152) 注:这个书上没有写,老师上课时候拓展的,大家相互借笔记看一下。质文代变声律论(P96)(声律论的代表人物)刘勰建立起《文心》系统的文体论的意义(P126)钟嵘《诗品》的成书及体例(笔记)“诗话之源”(致流别;知人论世;分品第、显优劣;象喻式批评;摘句批评)四、隋唐五代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陈子昂《修竹篇序》杜甫《戏为六绝句》殷璠《河岳英灵集》元结《箧中集》高仲武《中间英气集》白居易《与元九书》张为《诗人主客图》孟棨《本事诗》司空图《与极浦书》、《与李生论诗书》2.名词解释:兴象说(P190)五、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刘攽《中山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计有功《汤计纪事》蔡梦弼《草堂诗话》魏庆之《诗人玉屑》姜夔《白石诗话》刘克庄《后村诗话》严羽《沧浪诗话》1. 背诵篇目【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