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想出人头地比考试还难!.docxVIP

九品中正制:想出人头地比考试还难!.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品中正制:想出人头地比考试还难!.docx

九品中正制:想出人头地比考试还难!九品中正制属于荐举性质的一种选拔人才方式。荐举制由来已久,《史记》一开篇就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论语》也记载了孔子关于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论述。冉雍为季氏宰臣,向孔子询问如何为政。孔子告诉他,要举荐贤才。冉雍再问:“焉知贤才而举之?”孔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就是说,把你熟悉的人才全部提拔上来。那些你不熟悉的人才,自然有人会向你举荐。秦汉以降,这种荐举人才的制度逐步完善,而且建立了以“经学、笺奏、试孝廉”为客观标准的“经明行修”察举征辟制度。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熟知的“举孝廉”。封建统治者用人,其实只要两条:一要放心,二要省心。于是上级要求下属一有忠心,二有廉心。忠即中心,以一人为中心是为忠。廉,本义为大堂的侧边,方棱四角,望之却步,引申为清洁。为了尽量降低试错成本,所以不能在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再考察其是否忠诚廉洁,因此就得从最开始开始抓起。这个开始就是家庭,其核心考察标准就是“孝”。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秩序为由内而外,由亲及疏的扩展,将起点放在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上,然后推及乡党,这是汉时人物观察的基础。这个制度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孔子。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去就会尊敬领导。在家勤劳肯干,出去就会忠于职守。很少有在家忠孝廉悌而出去犯上作乱的。因此一个人首先要“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举孝廉的程序是这样的:一个基层孝廉,首先要乡里上报郡里。乡里有三个官:有轶,三老,游徼。大乡由郡直接管辖,有轶为郡守任命,掌一乡人,也就是乡长。如果是小乡,县里置一蔷夫,游徼禁盗,乡佐收税。三老掌管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郡守春天到各县调研视察,劝民农桑;秋冬派遣司法人员决疑审囚,以正国法;年终派人向州里汇报工作总结,并举孝廉。一般来说,孝廉比例为二十万举一人。这样一来,一个出身“乡里”的士人,其政治生涯主要操纵在那些在乡里有“品鉴”威望的权威手里,“名定于横巷”。因此宗族乡里成为士人权利的保障。那时的选人法皆“以土断定”、“各由乡论”。这种乡闾评议权往往掌握在本地大族出身、或者与本地大族有密切联系的名士手里,由少数人或一个人主持。每隔一个月,这样的评议会就会召开一次,称为“月旦评”。一个士人如果想在政治上获得地位便只有依附于若干主持清议的名士,如果能有幸获得优良评语,那么进可以入仕,退亦不失为名流。当然了,如果不幸被这些名士下了不良评语,那么很有可能就被打入另册,仕途受到极大阻碍。如东晋时名士阮咸(阮籍侄儿)居母丧遭清议,“沉沦闾巷”。阮简(阮籍侄孙)居父丧遭清议,“废顿几三十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父丧期间生病,让婢女做了点丸药,还接见了前来探病的朋友,结果“乡党以为贬议,坐是沈滞者累年”。可见,这些所谓名士掌握着舆论工具,从而有相当的政治力量。比如汉末孔公绪,史载其有“清谈高论,嘘枯吹生”的能力,其实就是比喻他能把“活人说死,死人说活”,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人,就已经知道了舆论的可怕了。汉末最有名的品鉴家是许劭、许靖兄弟,“并有人伦臧否之称”、“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许劭最出名的品鉴之语当属评价曹操。史载:曹操年轻时行状不端,因此软磨硬缠想让许劭给他评价一下,“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可是许劭看不起他的为人,坚决不给评价,“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曹操于是耍出自己的流氓脾气,找机会劫持了许劭,并且以许的安全相威胁,“操乃伺隙胁劭”。许劭没办法,根据曹操宦官集团、寒门子弟的出身,以及“少(年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日常言行,给曹操下了个“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评语。而曹操得此一语,“由是知名”。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品鉴大师一开始本身并无官职,即使身有官职,他们对士人的评语也只是个人意见,并非官方言论。他们对士人们的评语最终只是政府对该士人的参考而非定论。可是到了魏晋时期,这些品鉴大师就都成了官方人士,他们的品鉴意见就成了官方意见。可以说,政府把这项工作收归官有,彻底制度化了。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九品中正制”。“建安之时,天下兴兵,衣冠士族,播迁故土,欲证源流,遽难委悉”。就是说,东汉末年由于战乱频仍,士人们遍布天下,各方割据政权在用人时没法按照乡里评价这一标准来选用官员,只好由官方专门设立一个评议机构。评议权威由官方任命,然后将士人们分为一到九品不同等级,政府依据这些等级按规定给官。这就是魏文帝曹丕创立的“九品中正制”,中正指那些评议权威。为了保证“九品中正制”的彻底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给予了中正们极大的权限,他们可以“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而且为了提高中正权威,还禁止自觉评品不公者诉讼冤屈。另外,中正还分大中正和小中正。州设“都大中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