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doc

------------------------------------------------------------------------------------------------ —————————————————————————————————————— 第二章 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硅器时代 ! 一、半导体材料-硅 1、什么是半导体? 6-1固体材料:超导体: 大于10(Ωcm) 从导电特性和 机制来分: 不同电阻特性 不同输运机制导64-1体: 10~10(Ωcm)4-10-1半导体: 10~10(Ωcm)-10-1绝缘体: 小于10(Ωcm) 从沙子(硅)到晶圆 沙子硅单晶棒硅片地球上丰富度仅次于氧的硅是天然半导体,先拉成晶锭,后制作出晶圆 3、半导体硅特性 1)纯净的硅电导率随温度的上升而指数增加(不同于金属) 2)两种载流子参加导电 3)硅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它的电导率 4)掺杂元素、光照、高能电子注入会使得纯净的硅导电 能力显著增加 5)在半导体材料中可以实现非均匀掺杂 4 、硅的结构金刚石结构硅共价键结构 2.1 半导体材料—硅 5、 P型硅和N型硅 Ⅴ族元素:P、As、Sb Ш族元素:B、Al、Ga 硅基集成电路:以硅单晶片为单位制作平面工艺,多层加工 chip 硅片(wafer) NMOS晶体管截面图 纵向:3层结构横向:3个区4个电极,四端器件 二、芯片具体工艺步骤 z制膜:制作各种材料的薄膜。如SiO2、互连线氧化工艺:干氧氧化、湿氧氧化等 淀积工艺:CVD(APCVD、LPCVD、PECVD) PVD(蒸发、溅射) z掺杂:改变材料的电阻率或杂质类型扩散工艺、离子注入、退火 z图形转换: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半导体单晶片上光刻工艺:接触光刻、接近光刻、投影光刻刻蚀:干法刻蚀、湿法刻蚀 二、氧化膜的性质 1)理想的电绝缘材料:Eg大于8eV 2)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3)室温下只与氢氟酸发生化学反应 4)能很好地附在大多材料上 5)可生长或淀积 在硅圆片上 三、氧化膜的用途 1)光刻掩蔽(选择扩散的掩蔽层,离子注入的阻挡层) 2)MOS管的绝缘栅材料(gate oxide) 3)电路隔离介质或绝缘介质,包括多层金属间的介质 4)电容介质材料 5)器件表面保护或钝化膜 四、热氧化工艺 1、干氧氧化:直接通氧气 氧化剂:干燥氧气 反应温度:900~1200℃ 反应式:Si+O2→SiO2 2、湿氧氧化:同时有氧气和水蒸气,载体气体如氮或氯 氧化剂:高纯水(95 ℃左右)+氧气 3、水汽氧化 氧化剂:高纯水 反应温度:高温 反应式Si+2H2O→SiO2+2H2 进行干氧和湿氧氧化的氧化炉示意图 z三种氧化法比较 —干氧氧化:结构致密但氧化速率极低 —湿氧氧化:氧化速率高但结构略粗糙,制备厚 二氧化硅薄膜 —水汽氧化:结构粗糙---不可取 z实际生产: —干氧氧化+ 湿氧氧化+ 干氧氧化 5 分钟+ (视厚度而定)+ 5 分钟 —常规三步热氧化模式既保证了SiO2表面和界面的质量,又解决了生长速率问题 §2.2.2 扩散工艺 一、扩散工艺作用 将需要的杂质掺入特定的半导体区域中,以达到改变半导体电学性质,形成PN结、电阻、欧姆接触—磷(P)、砷(As) ——N型硅 —硼(B) ——————P型硅 掺杂技术: 1)扩散—高温过程(结较深,线条较粗) 2)离子注入—常温下进行,注入后需要高温退火处理 (结浅,线条细) 1、扩散法 z替位式扩散:杂质离子占据硅原子的位 –Ⅲ、Ⅴ族元素 –一般要在很高的温度(950~1280℃)下进行磷、硼、砷等在二氧化硅层中的扩散系数均远小于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可以利用氧化层作为杂质扩散的掩蔽层 z间隙式扩散:杂质离子位于晶格间隙 –Na、K、Fe、Cu、Au等元素 –扩散系数要比替位式扩散大6~7个数量级 替位式扩散间隙式扩散 杂质横向扩散示意图 利用液态源进行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