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茶禅一味”出夹山.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茶禅一味”出夹山.doc.doc

来源:《湖南日报》 2005年05月13日 “茶禅一味”出夹山 贺新初 4月8日,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由石门夹山寺僧尼表演的“夹山禅茶”,在日本茶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解说员说道:“若问这一杯是什么,这是一杯茶;若问这茶是什么,它是碧岩的清泉,青嶂的嫩叶;若问这清泉和嫩叶是什么,悟道在心,还是请各位仔细品味吧……”曾于1992年3月以团长身份率团来“夹山祖庭”拜谒的多田侑史激动不已:“日本茶道的祖庭在石门夹山,夹山和尚是日本茶道的真正鼻祖,茶禅一味是日本茶道的四字真言……” 善会和尚开夹山 距石门县城12公里的夹山寺因“两山对峙,一道中通”而得名。 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均曾敕令修缮,故有“三朝御修”之说。夹山的开山祖师是唐代的高僧善会。善会是药山惟俨禅师经船子德诚禅师的再传弟子,属于禅宗的青原系。药山惟俨(751-834)17岁出家,住津市药山,法席很盛。当时,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文学家、哲学家李翱,入山拜谒请教,后作《复性书》,把禅教义理融入儒家学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船子德诚是四川遂宁人,得法于药山惟俨后,隐居于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吴江畔,以小船渡人,因号船子和尚。据《五灯会元》载,船子和尚晚年欲以衣钵传人,有一天,他把船停在岸边闲坐,有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和尚的日常事务?”船子竖起船桨,问道:“领会吗?”和尚说:“不领会。”船子语带玄机地说:“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后来,住湖北荆州的道悟禅师云游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正遇善会和尚上堂。道悟指点善会到船子和尚那儿去悟道。船子和尚一看见他就问:“垂下千尺丝绳,意图就在深潭。水面离钩三寸,你说是为什么?”善会刚想开口,却被船子一桨打落水中。当头棒喝之后,善会豁然大悟,道:“语带玄意而没有说明,嘴巴说了等于没说。”船子这才高兴地说:“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善会和尚来到石门夹山,创立夹山大同禅院,居之十余年。归寂后谥号传明大师。 “夹山境地”明禅机 禅宗不立文字,以坐禅内观为宗旨,鼓吹在棒喝之下顿开茅塞,在以心传心之中见性成佛。怎样修行呢?关键是坐禅。禅宗极重坐禅,要求僧人在坐禅时集中思想,专注一境,以达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长时间打坐,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饥饿不论,睡意袭来时也是难以抵挡的。于是,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便成了僧人所必需而且又符合教义戒规的最佳饮料。在唐代,僧人饮茶已成风气,但真正从坐禅饮茶中体味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境界,道出茶禅真谛的,还是夹山善会和尚。《祖堂集》有过这样的记载: 一日,夹山和尚问师父:“如何是夹山境地?”师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夹山境地”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夹山风景,其实是不正确的。 “夹山境地”真正的含义,是夹山和尚从饮茶中所领悟到的禅机、禅理或禅意、禅境。夹山和尚因茶悟道,得夹山境地,对禅宗机缘启迪尤深。唐五代禅宗中的“夹山境地”,是最富有代表性和典范意义的茶禅机缘、茶禅境界,所以,后来禅林又称夹山为碧岩。“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在这里,禅师实际上是借景绘意,即夹山和尚因茶悟禅所达到的意境———一种清寂明净、纯洁秀美的情趣,一方自由自在的身性的天地,一座无拘无束的心灵的家园,一种因茶悟禅、因禅悟心、茶心禅心、心心相印的境界。 圆悟著书《碧岩录》 斗转星移,朝廷更迭。到了宋代,夹山又出了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 圆悟克勤少时出家,后住持夹山灵泉禅院。圆悟对五代重显禅师雪窦的《颂古百则》一书十分推崇。他对该书加写了三个方面的文字:一、垂示,放在每则公案之前,大抵有概括和引入的作用。二、着语,放在原公案和雪窦颂诗的每一句下,相当于夹批夹注。三、评唱,分别放在公案后和雪窦颂诗后,对公案和雪窦的“颂古”加以阐释和评论。如此,便成《碧岩录》十卷,书名即出自“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的“夹山境地”。《碧岩录》问世之后,禅林对此书评价极高,称为“宗门第一书”。 圆悟住持夹山20余年,他潜心研习茶与禅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辨来品味茶的奥妙,终于悟出了“茶禅一味”的真谛,并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四字。 圆悟主持夹山时,禅林大盛,他有两位得意门生宗杲禅师(1089—1163)和虎丘绍隆禅师(1077—1136)。宗杲和绍隆均少时出家,在夹山寺师从圆悟20余年。 “茶禅一味”传日本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鼻祖荣西高僧两次来到中国。回国后,荣西广泛传播禅道与茶道,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一书以及“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于119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 15世纪中叶,日本高僧村田珠光入寺学禅,师从大名鼎鼎的一休和尚。然而,珠光参禅念经常打瞌睡,医生建议他“吃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