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导入和结尾设计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导入和结尾设计初探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唤醒。第二,课堂的有效性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就思想政治课导入和结尾设计作初步探索。
一、导入设计——变“牵引”为“引导”
导入犹如登山前的仰望,富有诗意的导语“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借以实现诱导激励、定向协调的功能,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我们在进行导入设计时,究竟要以什么为目标,是仅仅满足于凝思、激趣、导题的作用,还是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挖掘更为深层的意义。
下面就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为例,来谈谈两种导入设计的不同效果。
1.旧方案:牵着你的手,让你跟我走
情景创设:选取一段反映当今时代主题的视频,把焦点对准战争和贫困中的儿童,配乐用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营造课堂氛围,振动学生的心灵。
师:战争阴云笼罩了原本湛蓝的天空,贫瘠困乏剥夺了本该幸福的童年,是什么夺走了他们的笑脸?
生:战争和贫困。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童年?
生:和平与发展。
师:我们期待和平、盼望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怎样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我想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作出科学的回答。
2.新方案: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走
(情景创设同旧方案)
师: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早上从梦中醒来,你会想些什么?
生:“真好,太阳出来了我还活着。”“梦都醒了,战争结束了吗?”“今天我能上学了吧?”“我梦见我们住进了四面有墙、有屋顶的房子里,很暖和。”“我梦见了一个很大的面包,可以供我们全家人饱餐一段时间。”“我梦见爸爸和哥哥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幸福地在一起。”……
师:这是我听过的最简朴却最能打动人心的答案,谢谢大家。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也没有被饥寒交迫所折磨,但我们的心不会因此变得冷漠。我们期待和平、盼望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世界人民的福祉。如何理解这一主题,怎样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我想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作出满意的回答。
比较:旧方案教师用心设置了情景,也通过两个问题导出了本课的主题,但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按照老师预先设想的思路进行,学生观看视频时的感受被忽略,张扬主题精神的对话成了简单的回答问题,情景创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方案开放性问题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的回答很踊跃,很有人情味。学生通过展开想象,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贫困的狰狞与和平、发展的可贵,在引发他们对于本课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这样的处理往往会擦出很多“意外”的火花,正确引导点拨,就会成为燎原之势,这正是课堂中“生成性”的体现。
反思: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通过“生成性”环节的展示,体现学生的精彩。但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为了什么目的而设置,是当做完成知识目标的手段,是为课堂锦上添花的装饰,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考虑。我觉得上“真课”并不是只重内容不重形式,而是所有的设计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这是我们进行课堂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二、结尾设计——化“归一”为“开放”
相对于人们对导入语的重视,结尾部分的处理往往会被人们忽略,其实结尾就像登山后的俯瞰,设计精巧的结尾“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升华学生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领悟事理、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进行结尾设计时,我们仍面临一种选择,是仅仅满足于知识的总结、结构的构建,还是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启迪和教育。
还是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为例,来比较不同结尾设计的感悟。
1.旧方案:教师的小结——中规中矩
通常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与学生一起,边回忆课堂内容边完成框架结构的构建,然后就会转入当堂巩固落实阶段。
2.新方案:学生的小结——百花争艳
(学习中完成的板书:呈现本节课知识结构)
师:这节课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我想让同学们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并简单说明理由。
生:“珍惜——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认真走好自己的路。”“警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威胁和平、影响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对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自强——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训诫,只有国家繁荣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责任——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推动国家的安定繁荣是我们的责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团结——只有全人类联合在一起,才能让孩子们远离战争的阴霾和贫困的折
磨”……
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针对性、简洁评价,然后寄语:“希望——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希望启程,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