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试题磨卷:从“学习阅”到“阅读学习”
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试题磨卷:从“学习阅读”到“阅读学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承蒙厚爱,有幸参与本次毕业试题磨卷,深切感受出卷难易度把握之纠结,范围确定之不易,语言表达之精准。因为我没有参与本次考试的改卷,无法深入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
幸亏有16位题组组长数万字详细的报告供我参阅,才有了今天的阅读板块的分析报告。在这里感谢16位组长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进入阅读板块的分析。
一、第一篇阅读情况分析
(一)21题阅读题分析
这题的得分率实际上只有59.02分,六位题组组长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21题难度偏大。看似简单的题目学生低分率为什么如此低呢?这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缺少小学语文阅读基本素质里的一项“提取信息能力”。 21考题中中的“这一恶果”指什么?“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指什么?就是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和直接推论能力。这种能力的考查,着眼于学生的关注、搜集、理解和思考,着力于让学生通过搜索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推论确定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内容,从而能确定这个代名词所指的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题组组长提供的学生典型问题。
问题一:字迹潦草,标点漏油。滨海小学应灵健:这样的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阅卷中因为看不清字迹而扣分严重。平时的书写没能关注字迹的问题,练字应从平时抓起,虽不能做到字字刚劲,但也要力求书写清楚。
问题二:答非所问,题目漏答。高桥小学马美平:造成答非所问的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审清题意。有的学生粗心大意、审题马虎,第21题有两个问题他都没有看清楚,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出现这样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对题目的要求没有彻底弄清,看完后凭直觉和主观想象去做,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此发生感知错误。
问题三:提取不准,概括不简。实验小学邱琴:大部分同学在21题中找不准“这一恶果”指的什么,都只能截取严重老化、脆到不能翻阅、保存时间缩短其中的一点。提取信息、整理信息能力比较差,对一段话的整体把握能力就很薄弱。
问题四:表达不精准,回答不完整。新河小学王翀: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到位,没有抓住中心句理解,这段主要讲什么没弄明白就急于答题。学生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同时,答题习惯不好,有的只答一题,有的只写答案,没有把题目抄回来,有的两题答案没有用句号分开。
(二)24题阅读题分析
在第一篇阅读中,零分率最高、难度最大是24题,24题是选择题,考点是对过渡句的掌握,为什么得分率这么低呢?
原因有三,一是题型的问题。选择题不同于表达题,对就全对,错就零分,这是零分多的原因。二是题目表述方式问题。长屿小学葛丽丽对这题作了这样的分析。第24题的零分率高达46.42%,可见这一题学生失分非常严重,除了学生本身审题不仔细的原因,这题的选项本身有点指向不明确,也是间接导致学生失分的一个原因。滨海小学应灵健老师是这样的认为的,对于本题,个人认为:题型可以,内容也可取,但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本题选项可以改成“A.第三自然段开头;B.第四自然段开头;C.紧跟第三自然段后面;D.紧跟第四自然段后面”,这样就可以避免有些学生的误解。此外,有些学生是把这句话当成单独成段的,为避免此种错误,建议在给“这句话”加上着重号,使学生在审题时便引起关注。两位老师都提到了题目表达上的意见。三是22题和24题关联度太强增加了难度。新河小学王 翀说,22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概括能力,其中一项新技术要在24题中找答案,给大部分学生带来很大困难,如果把24题的这句话呈现在原文中,估计得分率就会提高。24题就要变更成“文中划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的话同样考查了学生对过渡句的掌握程度,难度系数估计也差不多。个人还是认为,作为说明性文章,又处在阅读题的第一题,难度还是稍微放低一些,考查形式不要这么拐弯。
二、第二篇阅读情况分析
这篇阅读以书信阅读文本,设计了五个问题,这是五题的答题情况。
箬横镇中心小学袁丹玲对这五题在分析报告中作了这样的评价。 从这五题的内容与形式来看,试题可信度是比较高的。25题考查汉字读音与词义辨析,26、27题分别是句式的转换与文词的理解,而28、29题则是人物心理的揣摩。从字词到主题,五小题各有不同的考查目标,且循序渐进,呈现梯度。在120分制的试卷中,五小题的分数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从阅读能力评量的角度来说,这篇阅读题涉及到基础阅读能力,如25题,多音字和形近字的选择,如26题转换句式。涉及到寻找明显讯息能力,如27题中“这里的“偷天换日”具体指什么?“求情”又指什么?”就是找出文中叙述的主旨。涉及到直接推论能力的测评,如29题,“以你的理解,朱太太读到林老师回信后会怎样想?又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联想或者想象推论隐藏在文中人物内心活动或者行为。也有涉及到综合并解释篇章能力的测评,如28题“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