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兼爱(新人教版选修)(_2013高考).pptVIP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兼爱(新人教版选修)(_2013高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61兼爱(新人教版选修)(_2013高考)

要解决只知道自爱而不相爱所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就要实行与之相反的方法。“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奈何”是如何的意思。那么这相反的方法又如何去做呢?“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就是根本: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己的食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他自己之身。能够做到这一点,人们就可以超脱那种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自私的爱,就会兼相爱。只要做到了兼相爱,就可以造成接下来所说的种种社会效果: 国家与国家不在郊野打仗,卿大夫与卿大夫不互相夺取,人与人不互相贼害,君对臣仁爱、臣对君忠诚,父对子慈爱、子对父孝敬,兄弟之间和睦协调,天下力量大的不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不抢夺人少的,富有的不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不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不欺骗敦厚老实的。“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可使毋起”就是可使不发生。这是墨子的又一个重要结论:可以使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不发生的原因,是产生于兼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称赞它。墨子本人的立场自然是在有仁德的人这一边。 3.墨子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兼爱”? (1)正君之行。既然墨子认定君主威力无穷,那么端正君主的行为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知道,那种横征暴敛“为宫室台榭”之居、“为锦绣文彩”之衣、为“刍豢”“鱼鳖”之食,蓄妻妾以供淫乐,死后还要“厚葬久葬”的“天下为政者”是断然不会“兼爱”的,于是相应地提出了“节用”“非乐”“节葬”的主张,试图使君主的恶迹有所收敛。 (2)佐君以贤。墨子认为,要想“国家之富,人民之众,行政之治”,任用更多的贤能之士是国君的首要任务。并且提出了“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的用人主张。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贤能之士呢?墨子说得很明白,就是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的人。这实际上指的是行“兼爱”之道的人。有力“疾以助人”,不就是“兼相爱”吗?有财“勉以分人”,不就是“交相利”吗? (3)师君以圣。墨子不止一次地称颂大禹、成汤、文王、武王这些“三代圣王”。其目的就是借“圣王”之口推行“兼爱”之道,让君主们有师可学。他是这样称颂大禹的:“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如此。故使学者以裘褐为衣,以跂屩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又说“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这里的大禹显然是一个既具有“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的雄心壮志,又具有实干吃苦精神的人物。 因此可以说,大禹是“兼爱”思想的具体化、人格化。的确,如果君主们都学着大禹的样子,实行“兼爱”自然是大有希望的。 (4)拘君于天。由于墨子相信鬼神的存在,相信“天”至高无上,有的人就因此说“天志”和“明鬼”是墨子“思想的一个脊梁”,并由此得出墨子是复古派的结论。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墨子承认“天”,颂扬“天”,不过是一种借助“天”来拘束君主,推行“兼爱”之道的手段。他在《天志上》中说,“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又接着说,“然则禹、汤、文、武,其得赏何以也?子墨子言曰:‘其事上尊天,中事鬼神,下爱人。’故天意曰:‘此之我所爱,兼而爱之;我所利,兼而利之。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 故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业万世子孙。传称其善,方施天下,至今称之,谓之圣王”。这其中的“天”,实际上是墨子的传声筒,“兼爱”思想的代言人。 4.如何理解“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这句的意思是说,具有仁德的人处理政事,一定是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情,革除对天下有害的事情。说明为政应遵循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原则。 5.文章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文章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是文章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明了。同时也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6.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他认为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7.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很迂阔难行吗?对你有什么启发? 可以见仁见智。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需要克服人自身的很多天然局限,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可行的,并不迂阔;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实践这样一种学说,有助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像墨子说的,通过奉行兼相爱、交相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