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逸飞: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
陈逸飞: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
1980年,画家陈逸飞只身飞往纽约留学。23年后,上海逸飞集团仅旗下的Leyefe牌服饰一年盈利超过360万美元,逸飞集团的总资产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因画成名后,他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商人里最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这是很长时间以来国内艺术界私下议论陈逸飞的经典语句。
能有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赚大钱,这算得上是理想的成功人士的生活了。陈逸飞通过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在一个全新的时代里,一个艺术家不必仅从事绘画或者雕塑,他可以更多地拥有生活,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比如当导演,做服装设计,做企业,办杂志。“商人里最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这是很长时间以来国内艺术界私下议论陈逸飞的经典语句。事实上,他在多方面的成功让他成为艺术界私下议论的中心,然而在台面上,不论是前卫艺术家还是正统的油画家圈子,多数都避免在正式场合谈论他。包括他的画,他的商业行为,都饱受非议。
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
陈逸飞,1946年生。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他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优秀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在纽约哈默画廊展出,画廊主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当年11月访华时,将这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周庄因此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江南名镇。
在1991年香港太古佳士得秋季拍卖中,陈逸飞的《浔阳遗韵》拍得137万港币。作为英国极富盛名的Marlborough画廊的签约画家,在他签约的这十几年中,共售出画作500多幅,1997年,他的《罂粟花》拍出了当时华人画家作品拍卖的最高价,387万港币。仅1991年到1998年,陈拍卖成交的作品价值就已接近4000万元人民币。至今,他仍以每年20~30幅的作品量,保持着和Marlborough的合作。
因画成名后,陈逸飞开始广泛涉足电影、时装、环境、建筑、传媒出版、模特经纪、时尚家居等多种领域,着力推介“大视觉”、“大美术”理念。
1992年,陈逸飞为拍摄电影《海上旧梦》成立陈逸飞工作室。1994年4月,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成立上海逸飞模特文化有限公司和逸飞环境艺术公司,1997年成立上海逸飞服饰有限公司。上海逸飞模特公司集模特文化与经纪职能为一体,培养了许多国内外超级模特人才,策划组织了众多大型时装表演和公关推广活动,并参与了许多电视广告、杂志广告以及电视剧的拍摄。
2001年9月,陈逸飞又把目光投向平面传媒,由他担任总策划的《青年视觉》杂志创刊。杂志栏目设置包括人文、艺术、空间、时装、化妆、科技等板块,400页超大型豪华开本给读者以震撼的视觉享受。
我们这个社会,有才华的穷人不少,但是有才华的富人却不多。才华、富人,同时戴上这两项桂冠,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而陈逸飞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出国,办画展,签约世界顶级画廊,屡创中国油画拍卖价的最高纪录,进入影视圈,成立逸飞集团,开创自己的服装品牌,办时尚杂志,搞模特经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在诸多领域内都有建树。陈逸飞,这个59岁的男人,的确是中国社会中难得一见的人物。
艺术家和富商,在人们眼中大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可二者在陈逸飞身上却几近完美地融合起来。跟很多艺术家不同,陈逸飞的艺术不是象牙塔中个人化的东西,而是创造财富。
陈逸飞的“重商主义”更使他成为饱受非议的对象。在中国社会“重理轻文,重文轻商”的所谓“文化传统”中,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艺术和商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人们很难接受两者的完美结合。因此,许多人对他“弃画经商”表示不屑,批评其频繁出席各界交际活动,创造众多以“逸飞”命名的产业是作秀和自恋。对于这一切议论,陈逸飞并不在乎。他认为,艺术不是象牙塔中个人化的东西,而是创造财富,陈逸飞表示:“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视觉产业,并不是茶余饭后的东西。我在跟朋友交谈的时候,有些朋友不大理解,觉得我们没钱,说这个等我们有钱了再来做。我说,视觉产业就是没有钱能够生钱的产业。意大利没有石油资源,也没有太多其他的自然资源,但它能够变成世界上第七大工业国。我想它的经济、它的产值的很大部分,就来自视觉设计的产业。”
“农业经济社会或许希望艺术家天天关在画室里面,重复着自己的创作,而现代艺术则是对绘画记载功能的冲击。同时,造型艺术中对美的感觉实际上在其他载体当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当人类有了照相机,有了电影,特别是大众最喜欢的电视,再加上我们现在的多媒体,实际上艺术家应该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