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似水之流:2002年 1339点的信心
摘要:
??? 承接2001年的大跌,2002年初的两个月在无休止的大跌中度过。1月29日,沪指大幅低开20点创下当年最低1339点,全日振幅4.19%,截至收盘大幅上涨2.44%,由此确认当年震荡反弹行情。
随着全民大讨论的深入,市场不断传出利好的股改方案,市场也在当年3月和6月份大幅上涨,给波段者创造短期投资机会,然后牛熊转换非一年可行,股改方案迟迟未能落实,下半年市场基本处在阴跌状态,“阴雨绵绵”态势延至年底。
虽然是阴雨天,但晴朗的阳光总是人们的心目中。2002年,一个叫做QFII的新事物闯入了中国股市,它会给中国带来些新的什么?
??? 一人:
???? 李青原:证监会的股改急先锋
学者李青原走向前台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按10%的融资额市价减持国有股股份,股市开始暴跌,不少学者担忧国有股减持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从此难现牛市
。延至当年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暂停相关规定,宣布暂停在新股首发和增发中执行国有股减持政策,谋求寻找更合适的解决办法。
终于2002年7月,李青原辞去高盛国际顾问的职务,接受时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盛情邀请,出任证监会规划委办公室主任一职。而这一切源于她和李振宁的联名信,提出对股票市场要有高定位,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股票市场改革的重要性(此文也是后来国九条的基本思路)。她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应该引进一种机制,让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共同表决。
当2006年李青原从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的岗位上“缷任”时,她长舒一口气,以“大、局、已、定!”斩钉截铁的四个字回顾和肯定自己的工作成绩,她兑现了自己“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我就可以离开了”的承诺。虽然当时证监会为她保留了一间办公室,仍然保留其正局级研究员一职,但之后李青原辗转中国人民大学太平洋经济研究所等任职,难以割舍书生情怀的李青原,终于回复“学者”本色。
学者李青原
李青原经历颇丰,去过北大荒、上过工农兵大学。1976年从北京外语学院毕业。曾任联合国纽约总部传译员数年,也曾先后游学于曼彻斯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79年,李青原考取了联合国译员,成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首批进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
1990年,李青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吴大琨教授,并最终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担任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副司长至1993年,期间协助刘鸿儒筹建证监会,并参与国库券从行政摊销改为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改革,同时促成了第一家国内基金——山东淄博基金的诞生。
1994年,李青原在纽约获得证券业从业资格,并被聘任为高盛(亚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1997年,她出任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中国政策顾问,1999年6月,重返高盛(亚洲),担任国际顾问。1999年,她担任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工作小组成员。
1988年她与高西庆、王波明、王巍、刘二飞等八人起草了《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与规范化的政策建议》,这在当时被称为声名赫赫的“白皮书”。基于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展望,她与诸多中国证券市场的元老们一起创立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即联办),李青原任联办研究开发部主任。联办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孵化器”,李青原正是此“孵化器”创始人之一。作为最早一批学习西方资本市场运作方式的一批人,李青原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也直接促成了她2002年赴任证监会。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这不仅仅是李青原付出智慧的一项工作,更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股改急先锋
李青原的加入让当时证监会的“海归”派又多了一名,这些人带着资本主义先进的市场建设和管理理念,给证监会这个证券市场管理机构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虽然担任证监会规划委主任的李青原官职不大,却是当时在公开场合露面最多的证监会官员,由于证监会是没有新闻发言人的政府机构,她甚至被认为是证监会的“政策传声筒”,有媒体分析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李青原本人敢于直言,敢于提出自己独立见解;另外则因为李青原对资本市场有深厚的研究背景。
赴任证监会伊始,李青原即召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私募基金等人士开会、调研,甚至还常常到散户大厅中听取中小股民的意见,同时邀请李振宁到自己任职的规划委讲课。当时证监会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便是全流通和退市问题,李青原的规划部则几乎完全承担了股改计划的研究工作。十六大后周小川调任央行行长,李青原建议新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多听取市场人士的声音,并极力举荐李振宁,从此李振宁成为股改智囊团成员之一、尚福林的高参。此后,李青原、李振宁和波涛组成了“股改三人组”,拉开了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大幕。
2003年3月5日,“股改三人组”研究出一个股改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