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主要蛀果害虫识别与防治.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栗主要蛀果害虫识别与防治

板栗主要蛀果害虫识别与防治   [摘 要] 板栗是滦平县贫瘠坡地栽培最多的果树,也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出口创汇经济树种,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长期粗放管理,造成蛀果害虫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商品性,为了提高我县板栗的产量和商品性,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笔者就板栗主要蛀果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做一简要概述,供板栗种植户交流、探讨。   [关键词] 板栗;蛀果害虫;识别;防治   滦平县位于燕山山脉中段,长城脚下,滦水之滨,潮河沿岸。滦平板栗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至今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其绝佳的口感和风味,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及上海、广州、大连、深圳等国内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滦平板栗外形玲珑,色泽鲜艳,不粘内皮;果仁呈米黄色,糯性强,甘甜芳香,口感极佳;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及铁、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达到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等保健功效,有东方“珍珠”和“紫玉”的美称,被日本人称为“中国甘栗的最佳食品”。为了提高板栗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种植户需要加强栽培管理,尤其要加强板栗主要蛀果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形态识别   1.栗实象   雌虫体长7.2~9.3mm,雄成虫6.1~8.4mm,体灰黑色,头黑色,先端着生头管。刚孵出时体长0.5~1.0mm,老熟后体长8.5~12mm,无足,呈镰刀形弯曲,乳白色至淡黄色,多横皱,头部黄褐色,口器黑褐色,头体均疏生短毛,有气门8对。   2.桃蛀螟   成虫体长10mm左右,翅展25~28mm,全身橙黄色,下唇须两侧黑色,前胸两侧的披毛上有一黑点。老熟时体长18~25mm,体色多变,有暗紫红色、淡褐色、浅灰色等,腹面淡绿色,头、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身体各节有粗大的灰褐色瘤点。3龄以后,雄性幼虫第5腹节背面有2个暗褐色性腺。   3.栗皮夜蛾   成虫体长8~10mm,体淡灰黑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前胸背侧面及胸背面鳞片状隆起,前翅外缘与中横线间灰白色,其近前缘处有一黑色半圆形大斑,近后缘处有黑色眼状斑,斑上有一弯曲似眉毛的短线,内横线为平行的黑色双线,后翅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2~14mm。初孵幼虫淡褐色,后变褐色或绿褐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中、后胸背面有6个毛片,横向排成直线,腹部第1~7节背面有42个毛片,排列成梯形,臀板深褐色。   二、危害症状   1.栗实象   早期被害果容易引起脱落,后期被害果虽不脱落,但易引起发霉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幼虫啃食栗果,果内有虫道,虫粪排于虫道内,而不排于果外。   2.桃蛀螟   桃蛀螟以第三代幼虫蛀穿栗蓬果皮,蛀食可食用部分,形成孔洞、隧道,并将粪便排于一旁,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3.栗皮夜蛾   栗皮夜蛾幼虫为害栗蓬和坚果,还为害嫩梢和雄花序,被害栗蓬上有幼虫吐丝结成的丝网,蛀孔处的丝网上有粪便。为害雄花花序几个丝网连在一起。   三、生活习性   1.栗实象   成虫白天活动,假死性强。幼虫期1个月左右,早期被害果往往脱落,后期被害果不脱落,幼虫老熟后从被蛀果的圆孔脱出。   2.桃蛀螟   成虫为蛾类,夜间活动,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液趋性较强,喜食花蜜和吸食成熟的葡萄、桃的果汁。喜于枝叶茂密处的果上,或者两果相接的果缝处产卵。成虫产卵在栗苞上,一般1个栗苞内有1-2粒,多者8-9粒,孵化幼虫后先为害总苞,脱皮后从果梗基部蛀入果心。   3.栗皮夜蛾   成虫活动时间是晚间7时-12时和早3时-5时,有趋光性,白天栖居在树的阴凉及杂草处。卵基本上产在栗蓬刺上端,个别产在枝条上。初卵虫先啃食蓬刺,被害蓬刺尖逐渐发变干,以后幼虫逐渐向蓬皮为害,蓬刺一簇簇发黄变干,经7-10d以后开始入蓬内为害果实,直达蓬心。化蛹场所高度集中在原被害蓬上。   四、发生规律   1.栗实象   滦平县栗实象1年发生1代,越冬及初次虫源:以老熟虫在树冠下土内4-12cm处作室越冬。板栗上产卵密度取决于栗苞苞刺的结构,一般苞刺密而长,质地坚硬,苞壳厚的品种较抗虫。纯栗林被害轻;栗和栎类混栽林受害重。10月份幼虫老熟脱果入土,在10-15cm土层中越冬。   2.桃蛀螟   为害梨、桃、李、杏、柿、玉米、向日葵、姜科植物等。该虫在滦平县1年发生3-4代,10-11月以老熟幼虫在板栗堆放处、板栗树皮下、果苞及果实内越冬,第3-4代幼虫出现时的板栗果实被害率增加。   3.栗皮夜蛾   在滦平县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二代为害板栗。以老熟幼虫在落地栗蓬刺束间或树皮裂缝中和栗蓬总苞内结茧化蛹越冬。根据几年来调查,滦平县栗皮夜蛾第一代发生在6月上旬至9月中旬。   五、防治方法   1.保护天敌   自然条件下板栗害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