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051530 赵县高村乡中学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提起作文,经常听到学生对作文畏难烦恼的感叹之声:“作文真难!”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认真培养产生的。
第一,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唤起他们的写作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文章和精彩片段,这为搞好写作教学提供了良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学生在头脑中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源源不断“流淌”出来。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不但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学生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自然也就下笔如有神。
第二,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从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所听、所想和所感的东西,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通过郊游、春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情过程,观察生活细节,若有感受和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撰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真正写出有血有肉,贴近现实生活的文章。
第三,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感,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千万不可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要努力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对于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地提出较高的要求。使学生既充分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以来,无论写作能力优、差的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写作的成就,从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我在每次辅导学生作文后,都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明显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还产生很强的激励效果。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勇于向报刊投稿。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彻底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第四,教师要组织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批改形式是组织学生互批互改,引导学生批改作文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等,采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来,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评语。这样以来,学生对作文便达到自作自改自满意,无论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都会对相互批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喜欢动笔的良好习惯,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写作兴趣,激发浓厚的写作激情。
第五,发挥特长。在每学期重点练习写作某一文体的前提下,教师可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安排几次自命题作文,连体裁、题材也可不限,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自己长于表达的文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这样,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显示出不同的学生写作某种文体的特殊才华。教师充分肯定这些习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长并加以引导,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达到培养作文兴趣的目的。
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中学生的作文兴趣不仅需要认真培养,而且应当强化巩固。教师的任务在于不断向学生揭示作文的基本规律,以形成永久性的作文兴趣,使之终生受益。
1.热爱生活,将暂时兴趣变为长远兴趣
一两次作文的成功和教师的鼓励,可以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是暂时的,缺乏牢固的基础。教师须通过启发,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逐步明确作文同生活的关系:“作文、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了的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