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德美渗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美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德美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94-01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本学科的人文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所谓“既教书,又育人”。这种教育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应以美德形式来吸引、启迪学生,让学生在享受美的愉悦中,情操受到净化,人格更趋完善。努力探索出一条“忠言不逆耳,良药不苦口”的美德结合育人的新路子。   1 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道德成份   语文教材直接或间接记载着许多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光辉事迹。在这些动人的事迹当中,闪现出人格的光辉,显示出他们的道德力量,他们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向后人指出了人生奋斗的正确道路。有矢志不渝爱国爱民的屈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人格独立的陶渊明;有关心民生、寄概遥深的杜甫和白居易;有“横眉冷对千夫指,??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巨人毛泽东;有终生勤奋,争分夺秒写出文学巨著《人间喜剧》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些人物的事迹,可以惊天动地,哭鬼神,他们的人格、意志、品德光芒闪烁,给人启迪,令人鼓舞。语文教材确是一个丰富无比的“美德矿藏”,我们应该好好加以开采利用。   2 善于以美味载体来进行育人的教学   语文教学,既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道德成份,还要善于以美味载体来进行育人教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教育活动与审美享受结合起来,让学生喜闻乐见,自愿接受,自觉追求。   2.1以美的语言传情达意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起码要做到吐字清楚,节奏分明。如能做到感情充沛,语调优美,则更能吸引学生,更易达到育人效果。例如,教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要豪情满怀,语调激昂,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藐视反动势力,一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教读《水调歌头·游泳》“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则应语调充满自豪感,以充分表现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的无限喜悦之情。   应该说,语言美是学科渗透德育的第一关键手段,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要求是很高的,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起码要勤查字词典,务求读准每个字音,对一些重点句段要精心处理好朗读细节,诸如停顿、节奏、轻重、强弱、快慢等,均要成竹在胸。也应多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以弥补教师朗读之不足。   2.2以美的书画启迪情思   加强直观性,历来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如果以优美的图景来表达作者的文章,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教巍巍《我的老师》文中短诗时,笔者画了一幅《孤舟图》,黑水与乌云占了大部分画图,孤舟与海鸥显得势单力薄,但它们却似乎投射出一般不屈不挠的思想光辉:向恶势力奋战,决不屈服!引导学生去领悟诗中的美学价值,让他们从中感受坚强。又如教《枣核》时,笔者画了一幅《故乡的思念》。据文意,美国友人的居所有个花园,那里有家乡常见的假山、垂柳、篱笆,充分体现了屋主身在异国,情系故乡的爱国之情。学生看图读文,自然进入一个美妙的精神境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用图,精工细绘是可以的,但更多的可采用即兴式的简笔画,只要不背画理,其效果也是不错的。因为老师边讲边画,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由于是简图,十来二十笔便完成,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画之不足,以“书”表之。这里的“书”,是“书法”之“书”,利用得好,同样可以达到育人目的。如讲王羲之散文《兰亭集序》,老师用粉笔即时在黑板上背临几行“天下第一书”,让学生们体会到书写者当时“逸兴遄飞”的神情,同时,也等于无声地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老师的行书能写得这么美,也是背临名家字帖的功夫,勤为治学之本,是学习成功的不二法门。学生们更加喜爱作者的文章和书法,更加热爱祖国的书法艺术,更加珍爱老师印发给他们的字帖,练书法的劲头更足了。   能书善画,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莫大焉。我们应该在兄弟学科上多多吸取养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以便在教坛上更好地育人。   2.3以美的示范言传身教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效果的最突出的体现,应有两方面:其一,学生“说得响,写得美”。学生说流利的普通话,能写漂亮的字和文章;其二,培养出有高尚人格的学生,他们热爱学习,乐于创新。作文,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是学生人格和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尤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实现美的创造。美的示范不可少,首先,要教好范文。如教七年级学生写《我的老师》,则要教范文《我的老师》(巍巍)。除要学生学名家如何处理记叙文四要素,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