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拦下生命中每一位过客.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拦下生命中每一位过客

第13课拦下生命中每一位过客   这个假期,雨人有点忙   邱怀瑶   入夏的山城,多短而急的骤雨。一盆凉水泼下来,整个世界就氤氲在一片水雾之中了。人们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在这繁华的闹市中心。一群尴尬的人闯入了我的眼帘:有卖凉粉的男人,有摆报摊的老头儿,有卖土鸡蛋的中年妇女。有专为人铰裤边的老太太……他们是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卖伞人。人人手拎一桶纯黑或纯蓝的劣质伞,卖力地向双手空空的路人推销着。   每场暴雨时都能见到这群人,却始终没发现平日混迹于他们中间卖报的学生。后来想明白了:学生只是体验生活。并不像他们以此维持生活。   我愿意叫他们“雨人”,一个有些诗意的名字。   身边的这位,四十来岁,重庆话很不地道,黄板牙衬着枣红的皮肤特扎眼。她径直将一把深蓝色的伞塞到了一个时髦女子的手里,女子下意识地接过,又迅疾丢开。雨人不气也不恼,自顾自地叫嚷:“雨伞!十块!”迅速弯腰拾起泥水中的伞,又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   仔细打量了一下:鲜红的螃蟹型发夹,雨水淋湿后散乱贴在前额的刘海。极不合身的紧身衣裤,弯腰时,露出一大截猩红的裤头,长了霉的泡沫拖鞋……最让人奇怪的是:她的嘴角一直挂着微微的笑,像风雨中摇曳在贫瘠山崖上的野花。   怎么会有淡淡的笑呢?   狂风中的笑,暴雨中的笑。   它让我想起了雨后的虹,那斜挂在天边的绚烂,刺破雨雾的阴霾,绽放于寂寞的天空!   生活远不如理想来得悠游自在,底层的人们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将生活持续。日子是如此疲惫不堪、身不由己。“雨人”。诗意名字的背后满是不为人知的酸痛和苦楚。   雨人依然在滂沱大雨中奔忙。   挂着彩虹的亮丽。别着野花的笑靥。   兰老师感悟   这是怀瑶在考场上经随笔改写而成的。与初稿已有了本质的区别:初稿的情感脉络“鄙夷——理解一肃然起敬”,变化突兀。这次。怀瑶将运笔的重心放在妇女的笑上,这是一种技巧上的进步。遂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是什么呢?   机缘巧合。偶得下列两文,让人拍案叫绝。遂命怀瑶对比参悟。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代表作《错误》,历来为人称道,其动人之点在何处呢?   仿此命题,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过客,却少有佳作,怀瑶之作尚好,却仍是美中不足,思之,不得,遂请各位参详。   连过客都不是   黄祺   有好几天了,中午放学时从教学楼出来。我都没在出口处看见那个送水的中年人,以前是天天能见到他的。   他总是早早地将一桶桶水垒放得整整齐齐。然后用微倾的姿势细听着楼上负责签发水的老人的叫唤:“二楼,17班,两桶……三楼,11班,三桶……”中年人当即回应。什么口音、什么字眼,全然听不出,只感觉有着极乡野的味道。   校本部有电梯,新校区却没有。他要把水搬上楼就更难了:那双宽大厚实的手的肤色总让我想起荒芜的土地,偶诵“指如削葱根,口若含珠丹”,也因之产生了一种凄然。紧扣着水桶,身子因水桶的重压而扭曲,歪着头,脖子的筋也凸得越发明显,小心翼翼往楼上挪。似乎搬的是整个世界。   然而,有好几天我没见到他了。   记忆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总是不由自主地铭记一些人与事,遗忘一些人与事。记住的未必是最重要的。遗忘的也不一定是无关紧要的。   这段日子,每次走出教学楼,我总会想起那个送水的人。其实,他在我的生命里。连一个匆匆的过客都算不上。以前天天看到并没有在意,而今他不再出现。我忽然明了:我是多么习惯于他的存在啊!   每天定时定点地看到他(确切地说,连“看”都称不上,只是路过时眼睛余光瞥见),才能确认时间是中午12:35,才明确自己正走向食堂去吃午饭。今天才是正常的今天。就好像我们每次回家时看见某一个标志性建筑就知道自己离家不远了一样,他的存在就是我从这条路走向食堂的一个标志。我不知不觉中将他认定为我生命之曲的一个音符。遗失了它,我的生活之音就不再和谐。   晚上。那个签发水的老人到教室来时。我特意问起那送水的中年人。原来。是因为我平常走的那个出口人流过密,他便改走另一个出口了。   明天,我将郑重地从另一个出口出去。第一次有意地去遇见一个在我生命中连过客都不是的人。当路过他时,我会虔诚地去捕捉那种微妙的安稳感和玄妙的存在感。尽管他并不知道,也可能永不理解。   创作手记   我不是因为老师要求写身边之人,才想起写这位送水工的,他早已成了我生命之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我对他的情感也并不全是同情,我也没那般倨傲,他仅是我生活中应该去关注的一个群体中的一个个体。这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备的素质,我决定不再漠视身边的每一位过客,让他们在孤独无助时,至少还拥有我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