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视觉文化成就高中美术课堂蜕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视觉文化成就高中美术课堂蜕变

让视觉文化成就高中美术课堂蜕变   高中美术教学以欣赏为主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艺术探索的愿望,强化艺术参与的内动力,让视觉文化成就高中美术课堂的蜕变,也成为很多一线教师探索和交流的一个方向。   高中三年,高考体制强势依旧。艺术课不是高考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取决于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上课要先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接受教师,自然也就接受了教师的课。美术欣赏课,如果上得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对于艺术课他们也就开始走过场,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们上课,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习课或休闲课。而睿智的美术教师,就要在美术课程中更多关注到美术本体和学生本体,让课堂切入本体迅速,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快捷理解和消化美术知识,在技能学习上能够通过实物投影机等现代化手段清晰演示示范要点及课堂精华,把学生游离的眼神收回来,把学生飘忽的心拉回来。   1 在视觉盛宴中激起学生的兴趣   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视觉的盛宴,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的经验和价值观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日益递增的视觉影像,顺势而为,让视觉文化成为开启学生上课兴趣“萌芽”的媒介。印象派“文森特·梵高”一课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后印象派中主观情绪色在作品中率性表达。课前,让学生用百度搜索梵高,他的生平席卷而来……有人如是说:“向日葵的花语是光明、热情与温和。可是,当绚烂的夏令垂垂远去,谁记得你那瘦削嶙峋的背影?谁知道你偏执般强烈的性情?谁明白昏暗灯火下你近乎痴傻的叹息?谁又看见你那灼热的眼神,曾停滞在那样一片斐然的金色上?深黄、明黄、浅黄、金黄,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如同揉碎了的太阳光亮,散在地上,喊着不情愿。”“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一段段优美的文辞,未曾见到画,就已经深深地被打动,而这些都是学生预习带来的第一手网络直观资料。   课堂中,笔者运用一段极具震撼效果的视频《幻想曲2000》进行导入:画面中大量溢开的黑色、灰色和墨蓝如同恐怖的厄运,喷薄而出的灿烂的橙色、红色、黄色是强烈的对厄运的奋起抗争,强烈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和超现实的几何型抽象色块,完美烘托出了贝多芬双耳完全失聪、爱人离他而去等一连串巨大精神打击下痛苦、绝望后对厄运奋起抗争的精神。强烈的音乐和视频冲击,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惨淡一生的梵高在《夜晚的咖啡座》中大胆地运用红绿撞色,冲出一片可怕的情感;在《阿维尔斯》中又用了大片耀眼的金黄,用深到近乎黑的蓝做背景,就像一只濒死的燕尾蝶,明明是瑰丽的羽翼,却染上了盲人眼眸中失望的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被唤醒了,“通道”打开了,知识的学习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课伊始,趣亦生,情已动。   2 在实践作品中拔高学生的思维   记得一次美术欣赏课后的即兴创作《色彩知我心》,一开始,学生画色彩有点缩手缩脚,特别是最后的一位男生,坐在那儿发呆,笔者过去一看,素描作品画得很好,空间感、明暗和质感都很到位,但是他所表现的物品是深蓝色的,很朴素,色调也很单一,很难下笔。笔者发现后,灵机一动,直接拿起这个学生的素描作业,和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告诉他们:“融入更多的情感色,甚至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色彩,试着做一回梵高大师。”30分钟后,笔者再去看,这位男生发挥得很好,画面色彩丰富协调,情绪色细腻。于是,笔者请这位男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述自己如何表现情绪色。看到墙面上巨幅的投影作品,很有大师的气场,很多学生眼前一亮,创作欲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作品拿上讲台,看看投影后巨幅作品的效果。这种争先恐后当一回大师的结果,是笔者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具体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3 在情感体验中升华学生的思想   讲到“外国建筑欣赏”时,结合有学生曾经观看过世博会各国会馆,笔者进行了深入的古代与现代建筑拓展课。一边是敦厚庄严的古埃及金字塔、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一边是世博建筑的照片和视频:富有非洲强烈异域风貌特征的元素(大片树木的黑色剪影烘托出灿烂绚丽的红色太阳光)呈现在非洲联合馆的外立面上;外观像一朵盛开的蒲公英的英国馆,由6万根亚克力管和26万颗濒临灭绝的种子组成的“种子圣殿”;而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斗冠、叠篆文字)的中国馆,成了大家讨论的主题。在心灵与建筑作品的对话中,学生感受了艺术家美的传达,并试着通过感悟作品去读懂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尊容。笔者认为,这其中的意义仍然逾越了美术教育自身。   4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