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诗赋中叠字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机诗赋中叠字运用

陆机诗赋中叠字运用   [摘要]叠字的运用是陆机诗赋中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在前人叠字运用文学传统和个人文学观念的指导下,陆机在叠字的词性、数量、描述内容、位置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陆机文赋文采灿然,同时又与真挚情感相融合。   [关键词]陆机;诗赋;叠字   叠字,或称“叠词”,又称“重言”,或作“迭字”。陈望道先生对其所下的定义为:“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名叫叠字”。叠字的运用在文学长河中由来已久,作为西晋文坛的代表作家,陆机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文学传统。他的诗赋语言以辞采华美见称文坛。这一点被後来的论者时常提及:葛洪曾称二陆之文“犹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北堂书钞》卷一百引《抱朴子》佚文);钟嵘称陆机的诗“才高词赡,举体华美”(《诗品》卷上)。同时,仔细品味,陆机的诗赋中也包含着真挚的感情。在这其中,叠字的运用起了不小的作用。本文将对陆机诗赋中的叠字运用现象进行分析,对其使用的叠字的特点、成因、效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陆机诗赋中叠字的特点   叠字的运用由来已久,到具体的文学家,则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陆机的诗赋作品中,叠字的运用也就有了异于他人的特点。分而论之,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叠字在陆机的诗赋中数量多。陆机诗赋中大量使用叠字的现象,罗宗强先生已有所提及“天悠悠’、‘雾郁郁’、‘冰冽冽’……在赋中这样大量的运用叠字,陆机是很突出的一位”。根据刘运好先生的《陆士衡文集校注》所辑的篇目,陆机的诗有156首、赋28篇(均不含残句和存疑篇目)。笔者做了统计,156首诗中叠字出现107次(含重复出现),在28篇赋中叠字出现51次(含重复出现),这便是叠字出现在陆机诗赋中的大致情况,运用的数量之多和频次之繁显而易见。   2、从词性上看,陆机诗赋中出现的叠字以形容词和副词占多数。如“粲粲绮与纨”(《日出东南隅》)中的“粲粲”作形容词用,是“鲜明的”的意思;又如“松柏郁芒芒”(《门有车马客行》)中的“芒芒”是“广大貌”之意,用来修饰“郁(积也,属动词)”,作副词用;又如“冰冽冽而浸兴”中的“冽冽”作形容词用,是“寒冷的”的意思。类似这些例子在陆机的诗赋中比比皆是。   3、叠字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有表现鸟兽的如“亹亹”、“嘤嘤”等,有表现草木的如“芒芒”、“萋萋”等,还有表现人物形象的如“巍巍”、“奕奕”等,还有表现人的心情、云雾、山陵等等。另外,有些叠字多次出现,但描写的却是不同的事物,富有变化,灵活多样。如“蔼蔼”在陆机的诗赋中出现了七次,用于表现四种不同的物象:“嗟行人之蔼蔼”(《上留田行》),写行人的众多;“蔼蔼芳林”(《赠顾令文为宜春令》),写茂盛的树林;“见兆域之蔼蔼”(《感丘赋》),写坟茔的众多,而“蔼蔼风云会”(《日出东南隅》)、“蔼蔼庆云被”(《吴趋行》)、“冒沉云之蔼蔼”(《思行赋》)、“云乘宇兮蔼蔼”(《愍思赋》),则都是描写云的浓厚。   4、叠字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比较自由。叠字既有出现在句首的,也有出现在句子的中部和句末的。出现在句首的如“翩翩鸣鸠羽”(《悲哉行》)、“翼翼飞轻轩”(《挽歌三首·其一》),等等。在句子的中部如“人皆冉冉西迁”(《董桃行》)、“风霏霏而入室”(《思归赋》),等等。在句末的如“礼让何济济”(《吴趋行》)、“街巷纷漠漠”(《君子有所思行》),等等。在使用叠字的156句(《羽扇赋》中“夫何翩翩与眇眇”一句叠字既在句中又在句末故暂且不算在内)中,分布在句首的为81句,约占一半有余;分布在句子中部的为35句,约占五分之一多;分布在句末的为40句,也约占将近四分之一多。这可以体现出陆机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不拘泥于单一的句式和求新求变的创作理念。   二、陆机诗赋叠字现象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原因,陆机诗赋作品中叠字运用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如此。探究陆机诗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主要需从叠字这一修辞方法的发展过程和陆机自身的创作倾向这两方面入手。   从叠字运用的发展过程来看,在陆机之前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叠字这一修辞方法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早在先秦时期,在《诗经》中叠字就已经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楚辞》中叠字则被运用得缠绵悱恻,以及在後来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古诗十九首》中,叠字又被运用得简洁巧妙。在这方面,顾炎武已经做出过总结“诗用叠字最难。卫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减减,鳢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连用六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能继。屈原《九章·悲回风》“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逶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汜濡濡其前後兮,伴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