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溶血性贫血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课件溶血性贫血概述

溶血性贫血概述 (三)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0 * * [概念] 溶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是指溶血发生, 骨髓造血功能尚能代偿,而临床上不发生贫血。 溶血性黄疸:溶血伴有黄疸。 溶血性贫血: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造血代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贫血。 [分类] 一、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 两大类 。 二、根据发病机制分类,临床多 以此分类为主。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内在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 一、 红细胞膜异常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细胞膜锚连膜蛋白(GPI)异常:PNH 二、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三、遗传性血红蛋白病 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珠蛋白肽链质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 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药物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物理与机械因素 大面积烧伤;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心瓣 膜钙化狭窄;微血管病性溶贫;行军性血红 蛋白尿。 三 、 化学因素 苯肼;砷;蛇毒等 四、感染因素 痢疾;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等。 [发病机制] 一、红细胞破坏机制 (一)红细胞膜异常;膜结构与膜功能异常, 两者互为相关。 正常红细胞膜结构 正常红细胞膜功能 1、 红细胞支架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 增多症。 2、红细胞膜吸附有凝聚抗体、不完全抗体或补体,使红细胞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被破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红细胞膜化学成分的改变:如无β-脂蛋白血症。 4、感染、化学因素可损伤红细胞膜造成溶血。 如:蛇毒含有磷脂酶A,分解膜中的磷脂使膜破裂。 苯、砷直接破坏红细胞膜的蛋白质和脂类,引起溶血。 (二)红细胞酶的异常 1、G—6PD缺乏 2、丙酮酸激酶缺乏。 (三)血红蛋白的异常 正常 HbA α2β2 >95% HbA2 α2δ2 2~3% HbF α2γ2 <2% 1、血红蛋白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 2、珠蛋白肽链质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S)。 (四)机械性因素 1、人工机械瓣膜、病理性瓣膜对RBC 机械性损伤。 2、大面积烧伤:常引起急性血管内溶 血。 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内 形成纤维蛋白条索,微血栓等,当红细胞强行 通过时受到机械性损伤而溶血。如DIC TTP HUS。 二、异常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一)血管内溶血 是指红细胞直接在血循环中破裂。红细 胞内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入血浆。 (二)血管外溶血 是指红细胞在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主要在脾脏内被破坏的溶血。 三、血红蛋白的不同降解途径 (一)血管内溶血 红细胞(血循环)破坏 血红蛋白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