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故事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故事   20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考古学家联合组队,来到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的尼雅遗址,对这座古城进行了全面的发掘。1995年10月,考古队取得了一件堪称有玄奇色彩的惊人发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这块织锦出土后不久即被定为国宝,2002年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现藏于新疆考古研究所。   为什么说它有玄奇色彩呢?发现者齐东方教授在书中回忆道:“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所有在场的人简直不敢相信竟有这前所未见的文字出现。我立刻回想起进入尼雅前一天,和田政府官员在为我们饯行时,特意赠送了一面国旗,凑巧的是一到营地,我将这面旗升了起来。难道是我的名字、我带的国旗和我升旗的巧合,才有中方考古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一发现?简直就像是谶语一样。这也许是我最值得自豪和难忘的考古经历了。”   20世纪末的中国,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疾速前进。这一方织锦,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很多人以为,这是古人留下的惊世预言,是中华民族在五星红旗照耀下复兴的神秘征兆。2006年,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其中出现了“五星会聚”的情节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谶语,令这一考古发现顷刻间家喻户晓。   然而,在这方织锦重现人间后不久,研究者们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发现它并非是对未来的某种神秘预言,而是与西汉时期的讨羌史实有关。   其实,同时出土的还有另一块织锦,其上有“讨南羌”的字样。两块织锦可以连缀合一,完整的字句应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汉书·赵充国传》恰恰就有一段在“五星出东方”之时“讨南羌”的真实史事。   羌是历史悠久、绵延至今的古老民族,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汉初,匈奴强大,羌人被迫依附匈奴。后来汉朝国力日盛,部分羌人归附汉朝。到汉武帝时,设置河西四郡(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加强了对羌人的统治。《汉书· 地理志》称设立河西四郡之目的正是“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所谓南羌,就是汉晋时活动于河西四郡、祁连山以南的各羌人部落。      公元前62年左右,以先零部为首,南羌??部出现异动,引起了西汉的警觉。当时,羌人不听汉朝郡县的号令,渡过湟水北迁;各部落之间也有放弃仇怨相联合的意向;匈奴也秘密遣使勾结羌人,试图扩大对汉朝的侵扰。羌汉战争在前61年的春天爆发了。   当时,在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涌现的名将赵充国已是年逾七旬的老人。当汉宣帝请他举荐出征将领时,他却壮心不已地毛遂自荐: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于是,西汉神爵元年(前61年)四月,这位76岁的老将,在人生的暮年踏上了军事生涯的最高峰,这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罕见的。   当时,汉朝官员中弥漫着速战速胜的气氛,朝廷迫不及待地在内地和边境各郡征发了六万余人的大军。有人建议:迅速分兵合击跟从先零反叛的大开、小开等部,然后在冬季总攻。   而赵充国却在渡过湟水后,坚守不出,对羌人保持威慑,等待其内部分化瓦解。朝廷的诏书严厉地责备他迟迟不肯用兵,命令他果断出击。汉宣帝并且借天象言事,说道:“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弗敢战者凶。”   赵充国再次恳切上书阐述其意图。他指出,如果先攻击其它部落,先零部一定会全力协助他们,各部都会跟从反叛,那时局势就难以收拾了。而如果先击败为首的先零,那么其余各部便会主动重新归附。这次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据《汉书》记载,这是神爵元年六、七月以前的事情。   赵充国击败先零部后,其余各部见汉军并不攻打他们,果然主动投降归附。   此后,赵充国反复上书,力主尽快结束战争,改行屯田招降,认为这才是妥善镇抚诸羌的长治久安之策。朝堂上支持赵充国的大臣越来越多,汉宣帝也意识到了屯田的利处,接受了这一主张。前60年,在赵充国等努力下,汉军取得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全面胜利,班师回朝。再后来,诸羌主动斩杀了先零部的首领,纷纷归降。大家都认为这一胜利,赵充国当居首功。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讨南羌”织锦,可谓是当年天象和史事的真实记述。然而有人将尼雅出土的织锦与“五星会聚”联系起来,其实不然。      五星又称“五纬”或“五曜”,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正式名称分别是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填星(镇星)。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后,它们与五行相配,故而又称之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从《天官书》、《开元占经》等,特别是马王堆帛书来看,五星占在先秦和汉代主要是用于军事。   五大行星运行速度不一,往往分布在太阳两侧,且水星和金星距太阳最近,因此随日升落,只在晨昏出现,所以五星同时现身于夜空中的机会并不常见;倘若出现,就可以宣之于史册。如《明史· 天文志》记载,“(洪武)二十年二月壬午朔,五星俱见”,“永乐元年五月甲辰,五星俱见东方”。如果五星运行到了同一天区,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则称为“五星会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