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部感染2课件

· 第一节 概论 一、定义:致病微生物入侵引起的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局部乃至全身的复杂的病理反应过程。 二、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4、颌面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丰富。感染可经淋巴管引起淋巴结炎;循血液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另外,颌面部静脉常缺少静脉瓣,挤压静脉时易使血液倒流,造成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5、口腔颌面部暴露在外,容易受伤,引起局部感染。 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原菌 1、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细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2)溶血性链球菌 (3)大肠杆菌 2、引起腐败坏死性感染的细菌 :厌氧菌 3、特异性感染的细菌 (1)结核杆菌 (2)梅毒螺旋体 (3)放线菌 四、影响炎症发生发展的因素 1. 致病菌种类、数量和毒力 2. 年龄、感染的部位、营养状况、免疫力及易感性。 3.治疗是否及时。 五、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转归 1、感染被局限,通过自行吸收或形成脓肿经引流愈合。 2、转入慢性期。 3、感染蔓延、扩散。 六、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诊断 1、炎症初期: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脓肿形成期:表浅的脓肿有波动感;深部的脓肿表面有压痛,穿刺有脓液;颌骨骨髓炎可经X线片检查发现。 3、全身情况:畏寒、发烧、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白细胞计数升高,核左移。 四、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检查: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 冠周红肿、触痛、盲袋有脓或冠周脓肿。 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 X线片可见阻生牙。 五、治疗 1、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治疗 (1)全身治疗:抗炎,注意休息。 (2)局部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冠周冲洗、上药。 2、慢性期:应以去除病因为主:龈瓣切除或拔除患牙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因(1)牙源性感染 (2)腺源性感染 (3)其它(外伤性、血源性、医源性) 间隙感染的病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厌氧菌。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诊断 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2、穿刺:抽出脓液 3、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核左移 切开引流的目的: 1、使脓液、坏死感染物迅速排出,减少毒素的吸收。 2、减少局部的肿胀、疼痛及张力,缓解对呼吸道的压迫,避免发生窒息。 3、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4、防止边缘性骨髓炎的发生 咬肌间隙感染的治疗 1、抗炎治疗 2、切开引流;下颌角下缘下1—2cm,作长约5—7cm的弧形切口。(胶管引流) 3、去除或治疗患牙 翼下颌间隙感染的治疗 1、抗炎治疗 2、切开引流 3、去除或治疗患牙 病因: 1、放射—血管病变—颌骨血供障碍—无菌性坏死。 此时发生损伤或炎症(根尖周炎、牙周炎则易发放射性骨髓炎。 放射+损伤+感染——骨髓炎 2、颌骨坏死是由于大剂量放疗造成颌骨自发性坏死。 病因 1、上呼吸道感染 2、颜面皮肤疖肿 3、口腔粘膜损伤 临床表现 1、早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地中等偏硬,有压痛,活动度尚可 2、晚期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有压痛及表浅的淋巴结有波动感,穿刺有脓。 3、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晚期有高热、寒战。白细胞升高。 治疗 抗炎及切开引流 眶下间隙感染 嚼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咬肌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概念:是口底弥漫性多间隙感染,包括双侧颌 下、舌下及颏下间隙感染。 性质:化脓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Ludwing angina) 感染来源:下颌牙齿根尖周炎 腺源性感染扩散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口咽部损伤感染扩散 临床表现:国防军 化脓性:全身高热、寒战、WBC↑。病变初发于一侧,逐渐波及对侧。舌体被抬高,影响语言、咀嚼及吞咽。病变初期质硬,化脓后质软,可触及 波动感。 腐败坏死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口底、颌下广泛肿胀发硬.皮肤充血发红不明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