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福运“中国只是在主张她应得权利”
张福运“中国只是在主张她应得权利”
张福运:“中国只是在主张她应得的权利”
1921年11月12日,世人瞩目的华盛顿会议开幕。
10点30分,各国代表全部落座,东道主美国总统哈定走上讲坛,开始致开幕词:“我们希望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恢复全世界的安宁……”
在多达130人的庞大中国代表团中,张福运只是担任一个秘书的小角色,但却是“第一次真正使用他所学到的西方法律知识”,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当然,与他今后几十年里致力于中国海关的改革和关税自主相较,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人到晚景,在接受校友、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采访时,张福运淡淡地表示:“很简单,中国只是在主张她应得的权利。”
外交史上的虎口夺食
张福运终于明白:面对“强权即是真理”的游戏规则,弱国的外交官们是多么无奈。
1921年10月初的一天,中国代表团自上海港出发,参加以“限制海军军备”为主题的华盛顿会议。与十年前赴美求学相较,张福运少了一份雀跃的心情,一种天降大任的感觉,让他觉得身上沉甸甸的,对他这辈人来说,对华不平等条约和治外法权无疑是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座大山。
张福运自1917年从哈佛法学院学成归国后,起初供职外交部并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教授国际法。民国初年,这样的海归实在是凤毛麟角,于是,接下来被中国代表团相中,成为一名编撰(秘书)。
从本质上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但两年前的五虎上将,只剩下驻美公使顾维钧和驻英公使施肇基。尤其是年仅33岁、华盛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驻外使节顾维钧,在另一位拒签英雄陆徴祥心灰意懒后,仍作为中华民国的“脸面”,为使中国摆除列强欺凌而不知疲倦地打拼。
那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情怀,令年轻两岁、同样毕业于国际法专业的张福运感佩不已。
如今,能有机会和偶像一起,凭借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服务国家,通过一次次艰辛的谈判,力图把早年丧失的国权收回来,幸何如哉!
经美国斡旋,在毗邻国会山的泛美协会大厦,中日两国关于山东问题的“边缘”会谈从12月1日拉开战幕,经过两个多月三十多轮的艰苦拉锯,中国利用较为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列强之间矛盾,在国内强大民意的支持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撤出山东,赎回胶济铁路,收回青岛海关。至此,历时八年之久悬而未决的“鲁案”尘埃落定。
2月6日,出席会议的9国代表签订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确认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为列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山东门户洞开,由日本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
张福运终于明白:面对“强权即是真理”的游戏规则,弱国的外交官们是多么无奈。
不管怎么说,这次虎口夺食,实乃中国“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权利,且争回一些民族权利的国际交涉”,是中国外交的一次胜利!
新官上任遭遇绊脚石
对于哈佛高材生张福运来说,修订引水章程这种技术活实在是小菜一碟,但列强不请自来的插手干涉,让原本简单的事变得步履维艰。
华盛顿会议曲终人散,张福运于1922年2月启程返国。中国外交的胜利也是张福运的胜利,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觉得应该担当更大的使命。
在回北京向外交部述职前,张福运在上海拜访了同乡高恩洪。这位直系健将此时的身份为驻扎洛阳的直系总司令吴佩孚顾问。他告诉张福运,吴大帅正雄心勃勃地计划重建北京政府,建议张去洛阳拜访,并向其通报有关华盛顿会议的情况。
盘桓三日后张福运回到北京,但洛阳之行也不是没有收获。不久,直奉大战吴佩孚胜出,北京政府重新组阁。朋友高恩洪出任交通部长,任命张福运为交通部海事司司长。
真是因缘际会,在主掌海关之前,张福运终于有机会涉足“海事”,开始和赫德以及他留下的海关帝国打交道了。
港口水道也和海关一样,等同于国家“门户”,在一定程度上,引水员就是国家的“守门员”。
事关国家主权。
欧洲国家规定由本国公民担任引水员,并要求外籍船舶接受强制引水服务。但现行的《中国引水总章》,却是1868年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的,沿用至今。以海关为代表的外国势力,一直牢牢掌握着引水管理的大权。
引水权的丧失,不仅侵害了中国引水员和航运业的利益,也严重威胁中国的国防安全。最典型的莫过于中法战争。1884年8月,上海港的英籍引水员托马斯(J. Thomas)引领法国军舰,长驱直入,畅通无阻,抵达闽江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导致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最终,赫德凭借着他最擅长的“业余外交”,促成了《中法和约》的签订。
托马斯的助敌行为让清政府无可奈何。而问题的可怕还在于,不仅广大民众,就是许多政府官员也连引水为何物都一无所知。
好在北京政府有许多像张福运这样喝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