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反不正当竞法基础知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不正当竞法基础知识课件

第四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教学目的:1、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与含义。 ●问题 1、不正当竞争、经营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如何理解“知名商品” ? 3、试区分回扣、折扣和佣金。 4、试分析商业秘密与专利的关系,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5、不正当竞争行为之本质为侵权行为,试了解侵权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 6、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7、不正当竞争可否通过公益性诉讼来控制,与民诉法如何衔接? ●阅读参考资料 1、《反不正当竞争法》法条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孔祥俊,法律出版社,1997版 3、《反不正当竞争法注释》陈立骅,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4、《西方寡头市场理论与中国市场竞争立法》吴汉洪,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程永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一、背景介绍 1、最早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定义的是1883年的《巴黎公约》,该公约第十条规定:“凡在工业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信用的竞争行为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首次对这种行为进行概括试描述。 1896年德国的《不正当竞争法》定义为“在营业中为竞争的目的采取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后来各国立法有具体列举各类行为。 不正当竞争发展为侵权的过程(《民法?侵权行为法》人大版,王利民,1993年版,第59-69页)①首先,古代:野蛮的同态复仇规则——最初的公力救济,主要体现在损害赔偿、罚金等形式上——罗马法规定了各类侵权行为责任,创立了过失行为原则。②其次,近现代:《法国民法典》把侵权行为作为“非合意而生之债”,单性法规对工业、交通等事故赔偿做出了规定。由,财产和人身权利,逐渐扩大到法律尚未规定,但应当由公民享有的权力(如隐私权)以及各种尚未表现为权利的利益。例如因他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因他人滥用权力而遭受的损失,合同成立以前要约人因他人的不正当行为所遭受的损失等等,都可以依侵权法的规定而使加害人负赔偿责任。③由于加强对合法利益的保护,一些新的侵权行为责任,如侵害债权,经济损害,滥用权利,妨害邻居等相应产生。尤其是为加强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资本主义国家在产品责任、国家赔偿、交通事故的责任、公害的责任等方面颁布了许多单行法规,从而使这些领域具有形成为独立法律的趋势。 2、与反垄断法的关系:①反垄断的对象以大企业为主,而反不正当竞争的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②垄断行为大都有隐蔽性,而不正当竞争行为多为公开的;③垄断行为的受害者一般不象不正当竞争行为那样特定具体;④反垄断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政策及宏观调控,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而反不正当竞争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联系相比之下较为间接。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 1、定义(第2条第2款)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特征:①是政府对经营者竞争行为的干预。(第三条) ②调整的范围是有外延不确定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商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不确定性,几个列举式的是不足以囊括所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因此以“违反商业道德”来弥补立法上的缺陷。 ③比民事侵权性质复杂。 民事侵权多涉及个体权益之间的纠纷,而不正当竞争行为涉及的是个体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保护众多经营者(包括并不与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者直接发生财产关系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3、经营者(第2条第3款) “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实践中多关注经营者的确认与竞争关系的确定(参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笔记第8、10个问题);本法对竞争关系的描述包括3个方面:(1)侧重保护经营者的利益,限于直接竞争关系,如第5、10、11、14、15条;(2)侧重保护消费者利益,含直接、间接竞争关系如第9、12条;(3)侧重保护公众利益,主要是间接竞争关系,如第6、7条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种类 1、假冒或仿冒行为(教材185、法条第5条)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000年3月至6月间,被告人王化新在经营浙江省义乌市容安彩印厂期间,在被告人唐文涛的协助之下,接受张永乐(另案处理)的定单及张提供的制版、压痕板,在该厂非法生产假冒南孚电池包装盒39万余只。后该包装盒被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获。2001年1月8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以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被告人王化新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判处被告人唐文涛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宣判后,二被告服判,不上诉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