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石烧伤膏对wistar大鼠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研究
珍石烧伤膏对wistar大鼠深Ⅱ°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珍石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情况,探究珍石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作用机制及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72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背部行深Ⅱ°烧伤后分3组:A组为同体对照,右侧创面涂珍石烧伤膏,左侧对照创面直接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包扎。B组背部创面全部涂珍石烧伤膏。C组凡士林油纱覆盖。观察每组创面愈合程度、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胶原的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珍石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烧伤;珍石烧伤膏;羟脯氨酸;wistar大鼠
[中图分类号]R622 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8-0836-04
烧伤创面愈合因素复杂,创面处理的好坏是烧伤治疗的关键。选择合适的药物又是创面处理的关键,我院临床使用的珍石烧伤???疗效确切,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未明。基于此,本实验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珍石烧伤膏治疗的大鼠在修复过程中烧伤部位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胶原及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8只,体重(280±30)g,由长春市亿斯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SPF级。室内动物隔离器分笼,统一饲料,常规饲养。
1.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珍石烧伤膏(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产品批号:1206004),羟脯氨酸测试盒(上海易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木素染色液(北京斯百汇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IPA裂解液(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大鼠烧伤创面实验模型的制备及分组:将78只Wistar大鼠,用5%水合氯醛280mg/kg,腹腔麻醉,剪去背部长毛,8%硫化钠退毛,随机选取72只大鼠,每只大鼠背部左右各4个创面,用火焰点燃浸透天然气的8层纱布持续30s、生理盐水纱布盖灭,制作大小均为1.0cm×1.0cm的深Ⅱ度烧伤模型(经病理证实)。随机将模型大鼠分为3组,A、B、C每组24只,取6只未烧伤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D组。A组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即: A组右侧为实验组,创面涂珍石烧伤膏,无菌纱布覆盖后包扎固定;左侧为对照,创面直接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包扎。B组背部8个创面全部涂珍石烧伤膏。C组背部8个创面常规消毒后,凡士林油纱覆盖。以上各组均为隔日换药。
1.2.2 观察指标:珍石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平均瘢痕收缩率、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胶原的分布和羟脯氨酸含量。
1.2.2.1 创面愈合时间: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完全上皮化时,计算创面愈合时间。
1.2.2.2 创面愈合率:于烧伤后7、10、14 和21天,采用透明胶片描记加称重法测定局部创面面积[1],测定各组创面的愈合百分率。
创面愈合率(%)=(1-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1.2.2.3 创面平均收缩率:伤后第28天,采用胶片描记加称重法测定痊愈后面积[1],利用公式计算创面收缩率,求得创面平均收缩率。
创面收缩率(%)=(原始创面面积-创面愈合后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1.2.2.4 组织病理学观察:同体对照组、珍石组及凡士林组各烧伤大鼠分别于烧伤后1周、2周 、3周和4周在无菌条件下大鼠创面活检取材,每个时相点每组各为24个创面,按照标准进行HE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摄像。
1.2.2.5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羟脯氨酸测定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烧伤创面一般情况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创面坏死组织呈干硬的黑色焦痂状,大鼠烧伤创面未见感染征象,伤后3天创缘组织周边略红,创面轻度肿胀,创面皮肤组织质地韧,表皮烧焦,创面无触痛,无水泡形成。伤后7天,同体对照组珍石侧创面干痂从创面边缘开始溶解、剥脱,并可见上皮从外向内生长,部分创面开始缩小,而凡士林侧焦痂只有少许溶脱,创面红肿明显,创面无明显生长,创周可见轻微红肿,渗出较多,可见淡黄色液体渗出。伤后10天,同体对照组珍石侧创面已大部溶痂,而凡士林侧焦痂只有少许溶脱。创伤后14天同体对照组珍石侧创面部分创面开始愈合,创面较干燥,触之易出血。而凡士林侧仍残留少许焦痂未脱。随后几天可见珍石侧创面愈合明显,至伤后22天创面基本被上皮组织覆盖,创面已基本愈合,可见绒毛状毛发生长,新生皮肤弹性差。而凡士林侧中央部痂皮未脱落,有少部分创面未愈合。约在伤后25天同体对照组凡士林侧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