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宝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祛痘宝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祛痘宝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目的 确定祛痘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方法 主药材的定性检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有关方法;以黄芩苷为对象进行含量测定;制订质量标准,并进行稳定性和回收率试验研究。 结果 该产品质量标准符合要求, 黄芩苷在0.0535~0.289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10 629X-71.34(r=0.9999)。 结论 本质量标准合理、稳定,测得祛痘宝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符合药典标准。   [关键词] 祛痘宝口服液;质量标准;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R92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c)-0192-03   祛痘宝口服液是由桂枝、黄芩、白芍以及葛根等10味中药经过提取制成的纯中药制剂。这10味药均为清热药,具有辛凉解表、解毒的功效。该制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等特点,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它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1-2]。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证疗效,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祛痘宝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同时建立了口服液中主药材的定性方法,即采用TLC对桂枝、黄芩和白芍进行鉴别,采用HPLC对黄芩苷的进行含量测定,较全面地建立了祛痘宝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为有效地控制药品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设备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德国安捷伦公司),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E-52CS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FZ-6020真空干燥仪(上海基玮试验仪器公司),Sartarious BP211D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KQ-250DB超声仪(昆山市超声波仪器公司),LXJ-ⅡB 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公司)。   1.2 处方量的确定   治疗青春痘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15 g、黄芩25 g、炙甘草10 g、白芍15 g、生姜2片、大枣12枚、葛根25 g、黄连10 g、知母15 g、白术15 g。   1.3 主要成分的鉴别及制备   ①药材的定性检验:原药材或饮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2010年版一部正文项下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②药材的提取:根据药材理化性质及药???作用,拟将桂枝、黄芩、炙甘草、白芍、生姜、大枣、葛根、黄连、知母、白术等10味药材,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水提或醇提法,回收乙醇,制备提取物,并使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 ml/min。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峰计≥2500,样品中黄芩苷峰与其他组分峰分离度1.5。   1.5 溶液的制备   1.5.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30 μg/ml的溶液,摇匀,即成。   1.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制剂2 ml置于5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μm滤膜过滤,即成。   2 结果   2.1 性状鉴别   2.1.1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液体,味苦。   2.1.2 桂枝的鉴别 取本品3 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 ml,密塞,超声处理30 min,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挥去甲醇,加入20 ml水溶解,用乙醚20 ml萃取,共3次,挥去乙醚,残渣加无水乙醇5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配制缺桂枝药材的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配成40 μg/ml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3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1]。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缺桂枝的阴性样品无干扰。   2.1.3 黄芩的鉴别 取本品2 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醋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溶液10 ml,密塞,超声30 min,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真空减压浓缩至干燥,残渣加甲醇0.5 ml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配制缺黄芩药材的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 mg/ml的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3],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