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池扶突穴位针刺安全深度MRI和尸体对照研究
风池扶突穴位针刺安全深度MRI和尸体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风池、扶突穴位采用MRI和尸体断层解剖测量出针刺危险深度,计算出安全深度,为临床医生针灸操作提供安全参考指标。方法:(1)选取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筛选出研究对象30例;(2)用同身寸法取穴定位和标记,穴位进针点用医用胶布贴上鱼肝油;(3)在MRI断面上测量体表鱼肝油影像至危险点解剖结构的直线距离;(4)筛选10例适中体型男性尸体,体表穴位定位,低温冷冻后用高速带锯切割,在断面上用游标卡尺测量穴位体表至危险点解剖结构的直线距离;(5)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斜刺风池、扶突穴的危险深度和安全深度 MRI组与尸体组比较,P
关键词:风池穴;扶突穴;深度;MRI;尸体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8-0053-02
风池穴具有治疗中风、晕眩、感冒、口眼歪斜等内外风所致病证的作用,扶突穴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呃逆、咳嗽、气喘等病证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但其深部及周围有重要血管和神经组织,人体容易伤及,针刺不慎,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研究风池、扶突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具有为临床医生针灸操作提供安全参考指标,为针灸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提供依据,为腧穴安全针刺的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的方法有尸体断层解剖法[1],CT测量法[2],X线测量法,B超测量法等方法。CT测量活体更接近真实情况,但是CT具有辐射损伤,对软组织分辨率低,只能做水平断面扫描等劣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绘制出被测试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3],具有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力、可自由选择所需成像剖面、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等优点,因此MRI成为此研究方向的首选。
本实验同时采用尸体断层解剖方法测量尸体各危险穴位的数值,因为尸体由于内固定,浸泡等原因导致尸体膨胀,测得的数值可能与活体有差别。通过统计分析对比MRI和尸体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并得出适中体型男性风池、扶突穴的安全深度,为测量人体各穴位的安全深度探索一种思路和方法。
1实验研究
1.1实验对象云南中医学院头颈部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分别测量体重、身高。按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中的罗氏指数分型,罗氏指数=100×体重(g)/身高(cm3)。将罗氏指数在1.29~1.49的筛选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年龄(34.10士6.42)岁;选用福尔马林防腐固定后的男性尸体组10例,身高、体重等条件与志愿者相近。
1.2实验设备MRI:Philips Achieva 1.5T扫描装置,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板锭圆盘高速带锯:河南洛阳中罡有色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冰箱:青岛海尔公司生产;游标卡尺:贵州西南量具集团公司生产,规格:0~200 mm;体重秤:HGM-6电子人体秤;鱼肝油:大连水产制药厂生产;医用消毒干棉球: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医用透明胶布:奥菲特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1.3实验方法用体重秤测出身高和体重,记录后计算罗氏指数数值,将罗氏指数在1.29~1.49的筛选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46-90经穴部位》的规定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取穴定位,即(1)风池穴的定位:项部后外侧,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2)扶突穴定位:在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在所取穴位处用记号笔标记,用医用胶带将鱼肝油胶丸固定在标记处。研究对象平卧于MRI检查床上,头颈部完全位于线圈内,佩戴耳机隔离噪音,并嘱其平稳呼吸、静卧不动。以头线圈及脊柱线圈接收信号,矩阵230/1.0,层厚5~6 mm,层间距0.5 mm,机器自动三维定位预扫,同时设定过双侧风池、扶突的水平断面为基底平面,过双侧风池穴并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断面为风池矢状面。在风池基底平面上向对侧目内眦方向作为风池穴扫描层;扶突的水平断面为基底平面,基底平面上与矢状面相垂直的方向双侧为扶突穴扫描层。在已扫描层面上直接测量鱼肝油影像至危险点的距离,横断面或冠状位上双侧风池、扶突穴斜刺深度,即风池穴测量皮肤至寰枕后膜的距离;扶突穴测量皮肤至颈血管鞘外侧壁的距离,记录数据。
在尸体体表做好穴位定位后,扎入针灸针。放入冰箱冷冻,待结冰后按照风池在枕外隆凸下,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上缘之间断层解剖;扶突穴在颈外侧部,喉结平面水平断层解剖。利用高速带锯切割,解冻后用游标卡尺在断层解剖尸体上测量皮肤至最危险点的距离,即风池穴测量皮肤至寰枕后膜的距离;扶突穴测量皮肤至颈血管鞘外侧壁的距离,记录数据。
将所有层面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