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料”易引发陷阱及规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报料”易引发陷阱及规避

“新闻报料”易引发陷阱及规避   新闻报料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发展为报纸、电视民生新闻板块惯用的信源获取方式,报料新闻也成为反映本地民生状态的一支重要力量。报料人,因能提供新闻线索或新闻半成品,帮助记者提高工作效率,而获得酬金奖励。但在新闻时效和截稿时间的矛盾下,记者栽进报料陷阱的案例不胜枚举。怎样更好地吸纳报料并规避风险?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将身边事发送到互联网,成为媒体采访的素材。报料人——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提供的信息浩如烟海,出于个人利益掺杂其中的可能,海量信息中情绪垃圾远多于有价值线索,这大大增加了媒体的选择和判断时间。   而报料新闻的完成主体——记者,他们需要以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来衡量事件的新闻价值,在新闻报料基础上进行采访,形成作品,其报道作品要受得起新闻价值、媒体立场、意识形态的多重考验。新闻报料容易导致新闻要素失准   1 多家媒体报道同一事件,新闻元素呈现差异   2009年4月18日,广惠高速博罗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与大客车相撞,读者最关心的一定是事故涉及哪些人,造成多大伤亡,事故原因为何。第二天广州多家报纸都根据报料刊发消息,主要信息呈现如下:   关于事故中“人”的信息。《南方日报》(肖小姐报料)只交代大型普通客车实载30人;《南方都市报》(朱先生、阎先生、朱小姐报料)交代巴士载有30人,全部是尚立(香港)公司员工及亲朋好友,包括4名台湾籍人士;《广州日报》(通讯员吴仁)和《信息时报》(记者)都交代车上共有30人,除司机和导游外,其余28人都任职于尚立(香港)公司;《新快报》(徐女士报料)交代车上坐着的是30名乘客。   关于伤亡情况。《南方日报》和《新快报》的信息是3人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南方都市报》的信息是3人死亡,多人受伤,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6名伤者,罗阳卫生院收治11名伤者;《广州日报》的信息是车祸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信息时报》的信息是至少3人死亡,2人重伤,20多人受伤。死伤总人数是10人?20人?近30人?   关于事故原因。《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南方日报》等均未交代原因。   2 报料人与事件的关系不具备新闻真实的必然基础   在上一案例中,事件中“人”的信息不一致,伤亡情况不一致,事故原因说法也不清楚。对于事故中重要元素的说法会有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是各报过分依赖报料人提供的信息。报料人是事件的当事人吗?有的只是旁观者,甚至只是转述者,记者拿到的已是转了几手的资料了。如果记者没有去现场逐个核实新闻元素,直接复制报料人提供的信息,必然导致细节传播失真。   记者如何规避新闻报料陷阱   某报8月1日刊登《孩子,谢谢你》一文,记者以见证人口吻,叙述了前一天天河区黄村一位环卫女工昏倒后,小女孩先为她撑伞,路人由观望到援助的全过程。报道主体多次使用小女孩、救助人霍先生的直接引语,多处描写小女孩、她妈妈和霍先生的动作细节。直至刊发,记者都没有发现报料人造假端倪。据此可以推断,记者的这篇报道是在没有采访的基础上,仅听信报料进而编撰细节完成。8月2日,该报在“广州新闻热点”版刊发《以为是一份爱心的传递,不料是精心策划的炒作》的报道,同一位记者揭露自己前一天报道的“小女孩撑伞感召路人出手相救”造假全过程,舆论哗然。   这里,媒体操作有几个明显失误。   1 角色:记者角色须避免缺位、表演   《孩子,谢谢你》一文,记者以见证人的角色顺叙事发过程,当事人的言行和内心变化是全文主体。当报料人给记者一张图片时,记者采信了他的全部讲述,记者视角一旦与报料人视角完全重合,记者就背上了报料人的利益诉求。此时,记者角色缺位,没有求证,别人编造的虚假事实就变成了记者的亲眼所见。从事实到报道这个信息的转换过程里,记者角色应体现在对不同来源、渠道和层次的材料进行相互印证,以校正信息传播里的误差。   记者缺位的角色,在第二篇报道中完整呈现,记者是在履行求证义务来还公众一个真相吗?记者再次混乱了自己的角色,以为在调查真相,其实在表演。记者的怀疑从报料人关机开始,寻找当事人采访的逻辑基础是报料人欺骗了他。这件事里,记者第二天履行采访职责的起因是公众舆论前一天的质疑和报料人关机这两个客观因素,而非主动发现。第二篇报道,记者将过错矛头指向报料人,似在撇清自己角色缺位的过失。在正常工作流程里——核实信源、判断价值、信息传播,本应在最前端的核实环节,先被缺位,其次被后置,且以推卸责任的态度被动履行。可见,记者第二天的核实行为,似在向受众证明自己通过采访校正了前一天的信息不实,可正是如此,表演采访的主观故意才更加明显。至此,这篇采访报道已严重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2 文本:新闻叙事不能直接引用报料叙事   第一篇报道《孩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