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态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生态村

一个人生态村   浙江安吉县有一个人,别人种地、种树、种庄稼,他在“种房子”。这个叫任卫中的人不是建筑专业出身,却自掏腰包,租地搞起了生态住宅实验。他说他的梦想是造一个生态村,让农民过上真正美好的乡村生活,而不是住在劣质的山寨城市楼房,做“二手”城市梦。   这些年,任卫中成了安吉县的名人,房子正是他扬名的重要见证。“归于尘土”的生态农居,33厘米厚的土墙,雨天吸入水分、晴天散发水分,冬暖夏凉,整幢房子不消耗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房子呼吸着空气,空气滋润着房子,像一株植物静静地站在田野里……凭着四栋与周边农房风格迥异的“土房子”,任卫中获得“SEETNC”国际生态奖,连续两次获“中国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提名。   2007年,任卫中获“首届建筑中国年度焦点人物”奖项,同济大学《时代建筑》特邀点评人李立对任卫中的评价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绝不是制造乡村的城市化景观,而应该是恢复乡村的“造血功能”,这种功能的获得必然要借助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才能实现。任卫中的乡村建造实践体现了一种社会力量介入乡村建设的恰当方式,他的行为也再次佐证了我们国家漫长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学命题:国家与乡村之间需要一个中间角色。   8月,酷热时节,在安吉剑山村,任卫中独享山间一片清凉。任卫中本是浙江省安吉县港航管理处的一名普通职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心环保一直坚持至今。2005年起,他因为坚持在剑山村造了四幢环保农房,广为人知,如今,他已在此居住了七年多。   从安吉县开车约20分钟,在一块“美丽乡村”牌子处左转,很快到了剑山村。任卫中在庭院前挂了一块刻着“剑山度假村”字样的木牌。从外观看,分散着的几幢农房各有特色,院内点缀几处石、杉、竹、篱,屋前阶下就是石子砌成的小径,还有用卵石砌成的石壁。阳光下,任卫中种的蔬菜长得旺盛,圈内竹林下,鸡鸭鹅正在闲庭信步。正值午饭时间,他在厨房忙着张罗午餐。这几天,妻子带着5岁的儿子回云南娘家小住一阵,平时一家三口常住的农屋最靠近大门,也是最早建成的,在任卫中的世界里,这是一号楼。   这??两层楼高、面积约200平方米的房子造价在6万元左右,仅用了四个月。其正立面是黄色土墙,墙基是门前的卵石,外墙就是以生土掺合黄泥、石灰,用模板夯实建成。进入大门,首先看到一个露天四合院,中间有一方清浅小池,上铺低矮木桥,拉起桥面中间的一块活动木板,便是一口深井。任卫中站在厨房门口笑着说:“这口井可以给房子降温,调节气温,还是个天然的冰箱,夏天可以冰啤酒、冰西瓜。”   水井是任卫中设置的“水空调”的秘密武器——任卫中在屋内楼板上铺设一层防漏层,并设计了供水流动的空间线路,铺上水管等辅助设施,再利用水泵将井水抽至楼板上的水管内,让井水在楼板上循环,利用水降低室温,井水循环后再重新回到地下。任卫中说:“水空调”通过试验,18度左右的井水抽到楼板上,经过3到5个小时的循环后能使30多度的室温下降至25度左右。   进入屋内,可谓别有洞天:一层厅堂打破传统民居分东西厢的闭塞格局,大胆开窗引入穿堂风,让空气对流;楼板上设了一个亮窗,配合一扇立地玻璃窗,不仅增光,更利于冬天阳光直射取暖,夏天则通过遮阳来调节室温。在生态屋,任卫中一边用筷子打着碗中自己养的土鸡生的鸡蛋,一边介绍说,房屋四根主梁及二层的楼板和屋顶采用的速生杉木正是安吉当地的木材;一层地面是当地的石板,两层屋顶之间以粽叶、谷壳、芦花等做隔热材料。“全都是我们脚下的原始材料。”   如今我们看到的房子,已经是多次“升级”后的成品,但任卫中始终采用最传统的夯土来做墙体,采用速生杉木来做屋体的框架结构。期间,他坚持让当地工匠协助造房,认为“只有本乡本土的人才最熟悉这里建筑材料的性子”。   在农村,很多人建新房时会把原来的老房子拆掉,任卫中用几千元买下别人不要的老房子,“搬回”宅基地“回收再利用”。如今,在一号楼的附近,任卫中又新增了二号楼、三号楼和四号楼,他也完成从推广一个生态屋到推广一个生态村的转变,开始从功能上区分考虑。其中,二号楼主要是改造旧宅,利用当地材料丰富墙面;三号楼是对生土进行抗震设计,以增进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四号楼则通过半掩式地下室,以挖地下室的土方夯筑建筑外墙。不远处,还有一个五号楼,那是建筑师张沁设计的作品。   在功能上,任卫中特意将二号楼设计成“农民会馆”,作为这个微型村落的乡村议事空间。房屋二楼摆设着任卫中对新乡村建设的一幅幅理想图景:窗户篇、小品篇、室内装潢篇、绿化篇、院墙篇、改造篇,汇聚了他认为国内外最理想的乡村建筑篇章。2009年,任卫中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办的,他依然坚持以农家乐的方式办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中,任卫中请不少村民和亲戚帮忙买酒买菜端盘洗碗,就连厨师也是村里的人。最重要的是,喜宴上的蔬菜鸡鸭鱼羊都是自己种养殖的……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