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朝官员快乐与悲剧.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朝官员快乐与悲剧

宋朝官员快乐与悲剧   宋代的恩荫不但拖累了国家财政,而且也堵塞了社会精英的升迁之路,让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这个制度的拖累下,大宋王朝以一天一个跌停板的速度走向了灭亡。   北宋王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大肆扩招,隋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全部保留下来,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又增设了一些新的权力机构,从此宋代官吏的快乐生活就开始了。   立国百年   官员数量增长2500倍   宋朝的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如果没有“差遣”,就一闲职,只要巡视巡视、调研调研。正如南宋史尧弼所描绘的那样:“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空食其禄。”就是没啥事偏要设个官职,什么事不干拿的工奖金还挺高,要不怎么说宋代的官吏很幸福。   宋代的官员中还有一种叫“职”的官称。其实“职”仅表示某个人的学识水平,相当于眼下的技术职称。如翰林学士,平常搞点学术研究,起草个文件,没啥权利可也不大好惹。再比如医官,宋神宗时朝廷中仅有四名,到北宋末年不过四五十年就发展到了近千人。换句话说,宋代把文化、科研人员也划入官的序列,按级别享受待遇,分房派车发工资当然也有了根据。所以《宋史·职官志》里说:“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意思就是说,占着官位,成天不知自己干什么的,十人里面就有八九个。   宋太祖赵匡胤对赵普的学历不满意,提出宰相还是要由读书人来做,其实后来的大宋朝不光是宰相,就是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下至各级政府的长官,都是由读书人来担任的。一般百姓中的知识分子,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宋朝初年朝廷中的官员队伍,还是比较精干的,仅为200多人;20年后就翻了一番,达到400多人,再过20年就超过了1000人。又过了20年,中央朝廷官员队伍突破了万人大关。   这是北宋推行佑文制度刺激出来的。“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冯母夜烧香”中,冯母在夜烧香的祷告词是:不求富贵荣华,但求子孙贤能。这说得是陈省华的夫人冯氏,辛勤培养下一代的故事。   陈省华是北宋初年的进士,官至尚书。在他和冯氏的棍棒教育???,经历寒窗苦读,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中了文状元,一个中了武状元,历史上称之为“陈氏三状元”。   当然,老陈家的这三个状元完全是凭真本事挣来的,不过大宋朝的官吏可不都是这样,高喊着“我爸是李刚”升迁的也不少。宋朝立国不过60多年,官员的人数就增长了50倍;到公元1071年,也就是宋朝开国110年后,朝廷供养的官吏更是超过了50万,官员数量竟然增加了2500倍,官俸的工资性支出,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官俸井喷式增长   《宋史·职官制》记载的俸禄之制,表明宋代官员待遇之优厚为历代所少有:官吏的工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等费用。正俸分钱、绫、绢、棉、禄米,此外还有茶、酒、厨料,乃至马料费等。马料费就相当于现在的车补,因为大官养的都是宝马,所以车补就比普通官员高不少。同时还规定:如果无大错,文官三年一升,武官五年一升。待遇多好啊,发钱发东西发马料。   实际上,宋代的行政费用支出可谓耗资巨大。据《宋史·职官制》记载:每年中央政府的支出,大约是钱1696万贯,金14870两,银62万两。且不说官员的职务性消费,单是定期向官员支付的俸禄,就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光如此,文官在离职时,还能以“领宫官使”的名义领取半俸,也就是一半的工资,而武官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当然应该承认,文官地位的提高,对于抑制武官跋扈乱国,促进宋朝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文人与武官之间制造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宋朝官制不但个人待遇很高,而且具体规定:一旦某人为官不但自己享尽荣华,还可福及子孙。这一切都是通过恩荫制度来实现的。   恩荫制度拖垮国家   所谓恩荫就是国家的高官,凭父辈的余荫经皇帝恩准,可以让儿子不经科举就可获取相当级别的官阶。恩荫的名目非常繁多:致仕恩荫、奖功恩荫、盛典恩荫等等。比如北宋的奸相蔡京就有六个儿子、四个孙子通过徽宗的恩荫获得官职。仁宗时的庆历七年,一年之内宗室授官者就达一千多人,可谓“食禄者日众,力田者日耗”,就是说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卖力气种田的人越来越少,都不种田了,皇粮也没法保证。   恩荫制度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逐渐完备,到了宋代完全走向制度化:对什么级别的官员可以恩荫,子孙又可以恩荫到什么级别,规定得都非常详细,一般来说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而且只要国家有喜庆事,父辈立功或是退休,子弟都可以让皇上恩荫。   恩荫制度还使大批缺乏工作技能和身体条件的官宦子弟涌进了公务员队伍。因为宋代基本不对恩荫入仕的高官子女作年龄限制,不少学龄前儿童都因此谋取到高位。宋徽宗时一位大臣曾经讽刺这些幼儿官员“尚从竹马之行,以造荷囊之列”。就是说宋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