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六章动态数列3-4节.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动态数列3-4节.ppt

(2)序时平均法 由于时点数列各水平相加无独立意义,因此时点数列不能直接用时距扩大法,必须用序时平均法消除偶然影响,反映现象的变化趋势。 序时平均法---就是将原时点动态数列中的几项计算序时平均数,消除偶然影响,编制出一个序时平均数动态数列,反映现象的变化趋势。 如表6-3变化趋势不明显,改为6-11变化趋势就明显了。 某商场2010年各月月末销售员人数如表6-3 月份 月末销售员人数 月份 月末销售员人数 上年12 85 7 85 1 75 8 105 2 81 9 99 3 101 10 97 4 87 11 103 5 93 12 107 6 99 (3)移动平均法 --通过时距扩大逐项移动计算其平均数构成新的动态数列,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反映现象发展的趋势。 例表6-12 某地区2000-2010年粮食产量(6-12)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粮食产量 320 342 336 361 388 380 406 435 430 456 480 三项移动平均 332.7 346.3 361.7 376.3 391.3 407.0 423.7 440.3 455.3 五项移动平均 349.4 361.4 374.2 394.0 407.8 421.4 441.4 (3)直线配合法 --根据动态数列在散点图上的表现形式接近一条直线,可利用数学方法给它拟合一条直线,以反映现象的发展趋势。 通常有两种配合方法: A、半数平均法; B、最小平方法。 (1)半数平均法 [公式6—21] 半数平均法的步骤: 一、将原动态数列均分为两半。如果是奇数列,删除最初一期; 二、用时间顺序t,即1,2,3,…分别代表各年份; 三、分别计算这两半数列的时间变量t的平均值和现象发展水平y的平均值; 五、联立求解方程组,求得a,b。 半数 平均法计算表 年份 t y y 年份 t y y 2001 1 342 329.4 2006 6 406 409.4 2002 2 336 345.4 2007 7 435 425.4 2003 3 361 361.4 2008 8 430 441.4 2004 4 388 377.4 2009 9 456 457.4 2005 5 380 393.4 2010 10 480 473.4 合计 15 1807 1807 合计 40 2207 2207 平均值 3 361.4 平均值 8 441.4 (2)最小平方法 最小平方法计算表 年份 t y ty tt y 2001 1 342 342 1 340.62 2002 2 336 672 4 346.34 2003 3 361 1083 9 362.06 2004 4 388 1552 16 377.78 2005 5 380 1900 25 393.50 2006 6 406 2436 36 409.22 2007 7 435 3045 49 424.94 2008 8 430 3440 64 440.66 2009 9 456 4104 81 456.38 2010 10 480 4800 100 472.10 合计 55 4014 23374 385 二、指数曲线趋势模型 某地区2005-2010年人口指数计算表 年份 t y lgy tt t*lgy 2005 1 85.5 1.93197 1 1.93197 2006 2 86.48 1.93692 4 3.87384 2007 3 87.46 1.94181 9 5.82543 2008 4 88.47 1.94680 16 7.78720 2009 5 89.46 1.95163 25 9.75815 2010 6 90.44 1.95636 36 11.73816 合计 21 11.66549 91 40.91475 三、季节变动的分析 (一)季节变动的概念 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地变动。 (二)季节变动的测定 反映季节变动的指标是“季节比率”,又称为“季节指数”,它是将现象各月的发展水平与全期的平均发展水平对比,得到的相对数。 季节比率指标不能根据某一年的资料来计算,因为个别年份的资料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大,必须用三年以上各月或各季的完整资料来计算。 计算季节比率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平均法,它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另一种是剔除法,先剔除长期趋势影响,再计算。 直接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的步骤 第一步,将三年以上各月或各季度的完整资料排列整齐。 第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