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来语相互借用谈英粤双语语码转换现象.docVIP

从外来语相互借用谈英粤双语语码转换现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外来语相互借用谈英粤双语语码转换现象

从外来语相互借用谈英粤双语语码转换现象   摘 要: 本文以英汉双语互译中常见的粤语日常语源为例,借用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概念,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英、粤双语在日常用语中的相互借用现象,分析并指出粤语在英汉文化相互渗透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 粤语 语源 语码转换   一、引言   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从其他语言“借”来的单词,如“海啸”tsunami(日语),“再见”ciao(意大利语),“朋友”amigo(西班牙语),“旗袍”cheongsam(粤语),等等。这些外来词往往能够比翻译对应词更能体现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和文化背景,有些甚至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此时,源头语言的“借用”就成为一种有趣而普遍的语言现象。伴随全球文化一体的趋势和新型网络媒体影响力的与日俱增;英语——这一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粤语——海外华人普及程度最高的语言(也是唯一被联合国定义为官方语言的一种方言),这两种语言的相互借用和文化渗透演变得更加迅猛和深入持久,值得英语研究者认真探讨。   二、英语中粤语源译词的意义和渊源   作为汉语方言的一种。粤语的使用人数有六百万左右,没有使用汉语的绝对人数多;但是使用粤语为主体的海外华人则遍布港澳台、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在这些区域的华人聚居区,粤语是法定用语和通用语使用的;同时,在不少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高等院校,粤语是作为外语课程专门开设的,其辐射力的广度和深度可见一斑。例如“广东话”——“Cantonese”,在汉语中还未曾有哪一种方言和粤语一样有专属的“英文名”。   当英语文化接受了粤语文化的影响,英语使用者开始接触到粤语文化、有了了解这一文化的需求时,就出现了根据粤语发音而衍生的英语词汇,这些新生词汇本身就具有在源文化中的意义,容易被英语使用者所理解并使用。值得人深思的是,英语中的粤语译词的数量比汉语译词(根据汉语拼音衍生而来的英语单词,比如表示“饺子”“jiaozi”)的数量要多得多;也就是说,众多的英语使用者在心理上更倾向于接受粤语词的输入,即粤语(Cantonese)与英语的联系和渗透要比国语(Mandarin)与英语在程度上来讲要深,同事也让笔者想起了“先入为主”这一成语在借用现象中的意义所在。以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中心一九九四年建立的“各地中文共时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大规模的量化研究,学者邹嘉彦发现,“新词在当代汉语各地区扩散的方向与优势文化的方向一致”(邹嘉彦,2003)。令人感兴趣的是,粤语在翻译英语词汇时并未像其他方言一样恪守普通话的表达习惯,而是别具一格,多用自创词汇翻译、音译甚至“零翻译”等方式更具传神、形象的词汇实现了跨文化的精准传递。   三、英语中粤语源译词的列举   英语中源于粤语的译词有相当的数量。举例说明,表示水果蔬菜的有:bok choy(大白菜),kumquat/cumquat(金橘),lychee(荔枝),ginseng(人参)。表示菜肴的有:chow mein炒饭(米),chop suey炒杂碎,ketchup茄汁,wonton馄饨,dimsum点心,oolong乌龙茶。表示祝福礼数的有:Gung Hay Fat Choy恭喜发财,fo chi福气,kowtow叩头。表示专有名词或者地名的有:Amoy厦门,Hong Kong香港,Kowloon九龙,ChowTaiFook周大福,等等。其他相关名词还有:wok(炒)锅,sampan舢板,typhoon大风,旗袍cheongsam(长衫),等等。值得一提的是,typhoon这个词源自粤语的普通名词“大(daai6)风(fungi)”。之后汉语才从英语重新输入该词,变成专业名词“台风”了。   粤语译词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从以上这些粤语译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都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概念),英文中确实不太可能找到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汇,如“炒饭”、“捞面”、“锅”、“馄饨”和“金橘”等。语言联结的“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因此,为了让英语使用者更直观快捷地了解和接受来自粤语文化——中国文化——的事物概念,与其用长串英语单词重新解释一遍,不如直接借用该事物在外来文化中的名称。“一般粤人使用语言文字,以实用、达意为目的,不大讲究划一、规范,社会上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也较多持宽容的态度,语言文字研究者一般不大挑剔社会上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尊重社会上即成的语言文字应用习惯”(詹伯慧,2003)。   四、“语码的转换”   除了汉英互译中常见粤语的语音借用外,在粤英互译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这一语言现象,以“rave party”(直意:粗野的聚会)为例,粤语报刊首译作“粗口派对”(也就是“脏话派对”),后译作“狂野派对”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