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歌舞演故事戏姿流韵
以歌舞演故事戏姿流韵
我国戏曲从发生、形成、发展到成熟,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演变和发展的历程中,吸收和保留了我国古代乐舞歌舞联姻的特征,蕴藏着丰富的舞蹈语汇,形成一个独特的戏曲舞蹈体系。我国戏曲中深邃的形体美学与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成为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也成为世界任何舞蹈体系难以比拟的表演体系。
随着我国戏曲的不断衍变,戏曲中的演唱与舞蹈艺术部分逐渐分离开来,这种表演形式被广大观众更加接受和认同。而舞蹈艺术在戏曲表演中并没有被人们丢弃遗忘,恰恰相反,从演唱中分离后的舞蹈艺术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本体却得到了更加自由的发展,更加独立,更加完善,甚至更趋完美。舞蹈艺术在我国戏曲中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舞蹈化的戏曲动作
我国戏曲中生活动作的舞蹈化,增强了戏曲形体的独特风韵,丰富了表演手段。戏曲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密切,如静夜潜行的“走马”和“坐轿”,都让人与生活的体验联系在一起。戏曲中的行、走、坐、卧、指、看、写、拜、喜、怒、哀、乐、醉等都有生活的根据,只是把它们舞蹈化而已。戏曲演员从出场一亮相一直到下场,举手投足,动、静姿态都离不开舞蹈形体,其与古代乐舞的传统一脉相承。这种表演在元杂剧剧本中称之为“科”。戏曲中的生活动作舞蹈化,不是形体动作的终结,而是戏曲舞蹈衍展的开始。戏曲舞蹈固定的程式化表演,由身段到身韵的发展,丰富了动作程式化模拟,更是形体的丰富和升华。如戏曲舞蹈中的“亮相”的造型姿态中,是一种静止的造型动作,一个短促的停顿,在“亮相”静止的瞬间生动而形象地突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与性格状态,通过雕塑式的姿势传递给观众一种凝固的美感。如人物上场时瞳的台步,只要踩着“仓七仓七”周而复始的锣鼓点,动作节奏感分明,可表现出演员动作功底,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关汉卿撰写的《救风尘》就是通过夸张的、舞蹈美化过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的心理活动。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戏曲身法,其突破了原有身段的动作定式,发掘出充实的形体表演,展示出戏曲舞蹈深邃的艺术魅力。??国戏曲动作讲究的是刚柔结合,虚实对立统一,将戏曲舞蹈运动路线如行云流水般体现出婉转和谐,将广阔的生活场景通过美轮美奂、传神逼真的身韵舞姿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使戏曲以新的力量征服了观众,也赋予了戏曲艺术新的魅力,摆脱了对生活动作机械的模拟,破除了僵化的程式,使戏曲舞蹈圆润流畅,达到和谐圆融的审美意境。
二、唱念做打的古代乐舞特征
我国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大艺术特征继承了我国古代乐舞的歌舞特征。王国维给戏曲的定义是:“以歌舞演故事。”我国戏曲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刻画人物,表演反映的内容,是一种综合艺术体。我国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大艺术特征的两项就是戏曲舞蹈的“科”。其贯穿在戏曲演员的形体与表情之中,载歌载舞的戏曲绘声绘色地演绎各种人生故事,极受广大民众的青睐,经久不衰。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精辟地指出戏曲舞蹈的特点:“划圆圈的艺术。”戏曲之圆润,在“平圆”“立圆”和 “八字圆”三圆中体现出戏曲舞蹈之流畅美韵,身体的前俯后仰,脚步的一实一虚、一左一右的阴阳配合,常常以欲左先右,欲进先退,欲扬先抑的运动规律使戏曲中的舞蹈动作看起来浑圆自然。其中抱掌、托掌、提襟、按掌、山膀等动作无不体现浑圆的线条。在场记队形的调度上更巧妙地施圆于方的流动之曲线美,给人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戏曲演员在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形体动作讲究“五法”:手、眼、身、法、步。如在《借茶活捉》的戏曲剧目中,阎惜姣活捉张文远时,满台上下翻飞的优美舞姿,膀不摇,肩不动,裙边也不散,快而不乱,稳而不慢,演员敏捷的舞姿和过硬的腿脚功夫让人陶醉。戏曲中着装宽大袖子的演员演绎出动作优美的水袖舞,继承了古代乐舞的“长袖善舞”。早在周代就有“以舞袖为容”的“人舞”,古代舞俑常有千姿百态的舞袖的生动形象。水袖有勾、挑、撑、冲、拔、扬、挥、甩、打、抖等十几种舞姿,运用时穿插在千变万化的组合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戏曲中旦角的长绸舞与古代乐舞的“巾舞”和“拂舞”一脉相承,丰富而绚丽的舞蹈技巧更加细化了舞蹈肢体语言的艺术术性,戏曲舞蹈也吸收了丰富多姿的武术和杂技的成分,直接继承了古代的“武舞”,如毯子功,以身体的扑、跌、翻、滚、腾、跃等动作技巧做各种筋斗,其样式繁多,技艺精湛高超,又如戏曲中的“把子功”,就是刀、枪、剑、戟、斧、钩、叉、棍等武打套路。戏曲中的武打不是以竞技为主,而是一种舞蹈化的表演,其彰显剧情的跌宕起伏和诙谐滑稽之情景。戏曲演员的高超武艺使其获得富兰克林自如的运用身体的能力,游刃有余地刻画人物和叙述剧情,让人津津乐道。
三、插入性舞蹈的独特运用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舞蹈是作为剧目的插入性表演,以此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表明人物身份。一类是与剧情关系密切,如演员在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