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硬瘫痪_肌萎缩 步态异常课件
第十一节 肌肉萎缩 P82 肌萎缩(muscular atrophy)是肌肉营养不良导致骨骼肌容积缩小、肌纤维数目减少,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肌肉疾病所致。 肌萎缩分类及临床特征 神经源性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 1. 脊髓前角细胞和延髓运动神经核病变:支配区域肌肉萎缩,肌束震颤 2. 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周围神经病变 肌源性肌萎缩(肌肉) 肌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多为近端型对称型肌萎缩 重点: 1. 肌萎缩的概念 2. 肌萎缩分类及临床特征 第十四节 步 态 异 常 P85 可因运动或感觉障碍引起,其特点与病变部位有关。 步 态 异 常 分类及临床特征 1、痉挛性偏瘫步态:单侧病变,行走时病侧上肢屈曲内收,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呈划圈样步态。 2、痉挛性截瘫步态:双侧病变,行走时双下肢强直内收,伴代偿性躯干运动,行走费力,呈剪刀样步态。 3、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行走时躯干弯曲向前,髋、膝和踝部弯曲,起步慢、止步难和转身困难,小步态擦地而行,呈前冲状,易跌倒;上肢协同摆动消失。 4、摇摆步态: 由于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脊柱前凸,行走时臀部左右摇摆,状如鸭步。 5、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腓骨肌萎缩症等。由于胫骨前肌、腓肠肌无力导致垂足,行走时患肢抬高,如跨门槛样。 6、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 患者闭眼站立不能,摇晃易跌倒,睁眼时视觉可部分代偿;行走时下肢动作沉重,高抬足,重落地,夜间走路或闭眼时加重。 7、小脑步态: 小脑步态表现为行走时两腿分开,步基宽大,站立时向病侧倾斜,行走不稳,不能走直线。 重点 常见的几种步态异常有哪些表现及常见疾病。 病例 患者:男性 自述夜晚行走困难。 查: 2. 双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3. 双膝跳反射消失, 4. 双下肢无肌萎缩,肌力正常; 病理反射(-) ; 5. 余(-)。 黑暗中行走或闭眼行走,如踩 棉花,在光亮处行走需看脚步; 排除小脑损伤所致 的反射性共济失调 该反射由股神经(L2-4) 执行, 据此确认病变部位 感觉性共济失调体征 运动传导路 正常 L2-4 * Liul流利 神经病学neurology 广医二院神内 解龙昌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病 史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明确诊断 第十节 瘫痪(paralysis) P81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锥体系 运动传导路 P53 四肢肌 躯干肌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内囊膝 内囊后肢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终止于躯体运动核。 发动 随意运动 四肢近端肌 支配特点 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的下半只受 对侧锥体束支配,其余 6个半核为 双侧支配。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受对侧来源的锥 体束支配。 锥体束损伤时,只有单侧支配的核团才会产生症状。 锥体束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P81 锥体束 上神经元 下神经元 效应器 损 伤 症 状 鉴 别 瘫痪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束震颤 肌萎缩 痉挛性瘫痪(硬瘫) 迟缓性瘫痪(软瘫) 亢进 阳性 ( + ) 无 无 (短期内不出现) 消失 阴性 ( – ) 可有 出现 反射弧 中断 锥体束对下神经元 的抑制性影响消失 (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婴幼儿除外) (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 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 瘫痪的定位诊断 P55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定位诊断 1、皮质(cortex):皮质运动区局限破坏性病损可引起对侧单肢瘫,可为对侧上肢瘫合并对侧下面部瘫(即中枢性面瘫),大范围病灶可造成偏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相对应部位出现局限性阵发性抽搐,口角、拇指常为始发部位,因这些部位的皮质代表区范围较大,兴奋域较低,抽搐若按运动代表区的排列顺序进行扩散,称Jackson癫痫。 组成 起止 行程 交叉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锥体系 运动传导路 P53 四肢肌 躯干肌 躯干肌 中央前回中上2/3 中央旁小叶前部 中央前回 下1/3 内囊膝 内囊后肢 中脑: 脚底中3/5 脑桥 基底部 延髓锥体 锥体交叉 75%纤维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 前束 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终止于躯体运动核。 发动 随意运动 四肢近端肌 2、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小病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妇科阴道炎》PPT课件ppt.pptx VIP
- 2025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所属二级企业部分岗位社会招聘3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匹克球主题团建活动方案.pdf VIP
- 2021年中华护理学会10项团体标准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docx VIP
- TAVI(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后护理.pptx VIP
- 《中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pdf VIP
- 冷冻食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docx VIP
- 2023年新疆水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围墙施工方案(围墙施工方案).doc VIP
- 中职中专新生入学开学第一课教育精品(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