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对中国最感兴趣诺奖得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斯对中国最感兴趣诺奖得主

科斯对中国最感兴趣诺奖得主   他的忠告,警示了中国;他的理论,影响着中国——   著述少而得大奖,真可谓一件怪事。然而,确有这样一个人,一生的著述不过三四十篇论文,却凭借其中的两篇斩获让许多人只能望其项背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就是罗纳德·科斯。2013年9月2日,这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因病逝世,享年一百○二岁。从此,天堂里又多了一个喜爱经济学研究的灵魂。   大名鼎鼎的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奠基人,他开创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斯思想”,其中的制度、产权和交易成本理论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现象几乎都可以用‘科斯理论’来解释”。而在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诸如张五常、茅于轼、张维迎、盛洪、周其仁等人的口中,更是屡屡渲染其人其事。那么,科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曾是彷徨迷路人   1910年12月29日,科斯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区的威尔斯敦,当时他的父母在那里的邮局做电报员。三岁多时,因一场意外,他的腿受到严重创伤,不得不加上一副特意定做的铁制护件,自此再也不能像众多同龄孩子那样尽情地享受奔走嬉戏的快乐。虽然行动受阻,好在母亲果断辞掉工作回家来照料,格外关怀,用卡通图片教科斯认字、算数,而父亲也常常挤出时间来为他朗读当地报纸以及自己撰写的文章,总算没有让童年的科斯失去基本的教育。   如果在一般家庭,像这样的情况,科斯怕是很难进入学校去读书的。不过,科斯的父母跟大多数普通市民不一样,他们深信“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而早早地就把科斯送进当地的残疾人学校,让他一边学习诸如编织篮子之类的谋生手艺,一边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系统教育。当然,每当科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地支持他和帮助他。这让少年科斯进一步领略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1922年,科斯在一次看骨相中,被骨相师评价为“聪明颖慧,不会像一条有病的鱼那样随波逐流……能分享巨大的精神力量,而又不会成为别人手里的一种被动工具”。这话虽多???奉承之意,却让科斯的父母大喜过望,觉得有必要让科斯像其他健全的孩子那样去参加公立中学的入学考试。在接下来的入学考试中,科斯果真金榜题名——考中当地著名中学契尔伯文法学校,并获得一等奖学金,从而正式开始接受正规且良好的学业教育。   五年后,中学毕业的科斯顺利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深造,先读历史学,又读化学,最后才意外地被经济理论所吸引,遂将主攻方向完全转到经济学专业。当时,带他入门的是一位外籍教授普兰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伦敦经济学院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学学科发展得特别好的高等学府,主要归功于学校邀请各国知名学者前来交流任教,普兰特就是伦敦经济学院1929年从南非开普敦大学“挖”来的资深商业教授,主讲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   普兰特对好学且肯钻研的科斯非常好,简直是把他“捧在掌心中”,不但很少让科斯背写枯燥烦琐的符号公式和定义定理,还公然纵容他的“近乎无赖般的调皮捣蛋”。有一次,在课堂上,科斯听普兰特讲解“经济体制如何可以用定价机制来协调”,不知怎么就昏睡了过去。待到醒来时,发现几个关键知识点已然讲过,于是当即打断道:“刚才太困,就小睡了一会儿,有些地方没听到,麻烦您再讲一遍吧……”听罢,大家哄堂大笑,但普兰特却不气不恼地说:“好,下来后我单独给你讲。哦,对了,你睡好没有,要不接着再睡上一觉好了!”   当然,虽调皮捣蛋,但科斯在学识上的长足进步却是毋庸置疑的,也会在恰当的时候给普兰特大长脸面。当时,学界流行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和威克斯蒂德的《政治经济学常识》一书,这两本书是学习经济学的必备读物。科斯就是通过翻来覆去的阅读,使得自己能对受限制的选择进行分析而无须求助于高等数学。但与别人盲目地信奉不同,科斯敏锐地发现,书中某些论点似乎不够完善,有必要进行“校正”,遂一头扎进去琢磨起来。后来,奈特和威克斯蒂德接受了科斯的“纠错”,并问是否有人给予支持,科斯毫不犹豫地承认“当然,还有我的老师,普兰特教授”。   后来,普兰特因故回国,科斯依依不舍为他送行,双方都流下惜别的泪水,由此可见两人感情之深。   在普兰特走后,科斯又遇到一位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那就是在伦敦经济学院讲授公共课的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哈耶克教授。相比之下,哈耶克宠爱学生比普兰特更有过之而无不及:1931年2月的一天,科斯慕名前去听哈耶克的《生产制度结构》课。甫一进门,就见偌大的公共教室竟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哈耶克正盘腿坐在讲台的正中央打着盹儿,任凭几个捣蛋的学生来回地捋着他后脑勺那几绺略显花白的头发。铃声响起时,哈耶克倏地睁开了眼:“今天,咱来讨论一下‘生产制度结构’这个问题——哎,可不是生产的组织结构,而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