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岛民“公投”真心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岛岛民“公投”真心话

马岛岛民“公投”真心话   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也就是英国所称的“福克兰群岛”,一连两天的主权归属公投在3月11日结束,99.8%的选民投票都是支持马岛继续成为英属海外领地。这片方圆1.2万平方公里的海上孤岛,至今也只有不到3000人居住,但却在1982年挑起了阿根廷和英国——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的战火。   时隔30年,马尔维纳斯群岛决定通过一场全民公投来告诉世界,岛民究竟希望跟着哪个国家走。虽然公投结果并不令外界意外——岛上近乎所有岛民都愿意保持现状,但在“保持现状”的背后,他们究竟对自己家园的未来作何想法?《世界博览》特约记者从英国出发,在远赴马岛的一路上接触到的人带来了更深的思考。   驻岛英军思家心切   马岛离英国真的不近,从首都伦敦算起,两地间距离真的是“相隔万里”,而且还是公里。其实多数英国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马岛。更令我吃惊的是,出发前我在伦敦的随机街访中,不少英国“80后”连群岛在哪里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原来那里还是英属领土”。   最熟悉马岛的人要算是那些长期在当地服役的英军士兵了。在提前近一个月通过英国国防部申请购买到了机票后,我从伦敦乘火车来到牛津郡的英国皇家空军基地,夹在一帮英军小伙子当中,坐上了飞往马岛的军机。   坐在我身边的是家住苏格兰、刚刚结束探亲假要回岛上继续服役的机械师尼克。起初25岁的尼克一脸严肃,完全不愿理会我这个老外,18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让我俩最终还是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我的问题从他手上端着的平板电脑开始。因为我非常好奇:这部飞机提供的平板电脑里的十部电影,居然八部都是军事题材。   尼克笑着对我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每周两班飞机,多数乘客都是他的战友,当兵的在岛上看的也多数是军事题材影视剧,航班上的这种安排也是为了满足多数人的口味。航班上不仅看的电影以军事题材居多,就连飞行餐——按照尼克的说法——都和军营里味道一样,尤其是那道低盐的牛肉馅拌土豆。   马岛上的人口不到3000,而英军人数长期保持在一半左右。所以也可以说,驻岛的每一个英军士兵都是当地岛民。不过尼克??马岛没有多少归属感。他告诉我,他和战友们都住在距离马岛首府斯坦利约50多公里的欢乐山军事基地,平时其实很少有机会接近岛上的平民。说到马岛,尼克叹了口气连说了两个“没意思”,说那里孤寂冷清,虽是军事敏感区域,但多少年来都太平无事,来这里驻防就是服从命令罢了。尼克坦言,虽说是英属领地,但从气候到社会繁荣度,马岛都没法和英国本土相比。他说,一旦服役期满,他会搭第一班飞机回家,再也不想去了。   惬意宁静的世外小岛   上世纪80年代的战争结束后,马岛迅速地展开了地方建设。在首府斯坦利,当地有英式的邮局、小学和超市。虽然发行自己的货币“福克兰镑”,但不仅币值和英镑相同,设计上也极度效仿英镑。在岛上,你可以听到标准的伦敦腔,当地人最近关心的事情也和英国居民一样:“凯特王妃究竟生男生女”、“英镑总贬值可不是好事”等。打开电视,虽然和英国有三小时时差,当地军用电视台还是精心地把英国本土当天收视最高的节目串在一起,让岛民们一样可以看到最新的英剧和BBC的晚十点重要新闻。   也有很多英国人因为迷恋马岛文化而不惜远洋移民至此。帮我在首府斯坦利安顿下来的当地人查特说,自己不到20岁就从英格兰移民到这里。他选择马岛的最初原因是这里有比英格兰还地道的田园风光,自己可以牧羊种菜,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马岛,牧羊不仅是很多人的乐趣,也是生活来源。羊毛出口已成为马岛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正因此,连马岛的地方旗帜都是在英国的国旗图案旁绣着一只胖乎乎的白绵羊。马岛没有工业,半数人都在政府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部门工作,好在人口不多,只要勤劳肯干,基本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这样的惬意生活自然羡煞周边南美邻国,如今智利移民已经占到岛上人口的1/10。不过因为历史积怨,阿根廷人在岛上几乎绝迹。在老一辈老病而亡后,当地政府通过工作签证审核的方式,基本上掐断了阿根廷人登岛生活的可能性。   在斯坦利,只有一家规模稍大的超市在为岛上居民服务,而这些年这里的服务员变成了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和其他国家出现的“菲佣”现象有点像,这里的菲律宾移民也多从事服务业,虽然挣得不多,但比在国内的处境还是好一些。至于华人,我只能从邮轮上前来观光的旅行者中找到他们的踪迹,来马岛定居的华人极少。当地人说,他们也很爱中餐的味道,但估计华人觉得在这里的发展空间太小,愿意扎根的也少。   战争往事,居民言犹在耳   在斯坦利,英方为纪念1982年那场岛屿争夺战而树立的纪念碑经常是当地人给访客指路用的地标性建筑。纪念碑和四周的墙壁上刻着当年阵亡的255名英军士兵的名字,记者在这里还找到了一些华裔军人的名字。当然,上面绝不会提到在那场战役中还有649名阿根廷军人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