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路径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路径
学生面对言简意赅的中国古典诗词,就像面对螃蟹,不知从何下手。解读诗歌,进而品味诗歌的意蕴,就如吃螃蟹,得遵循一定的路径,抓住关键,慢慢咀嚼,品出诗味。下面谈谈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路径。
一、通读全诗,把准意脉
首先,须从诗题到诗人到诗句到注释,通读几遍,迅速把握关键之点,判断全诗的基本内容和感情,以确定解读的基本方向。
一是基本内容,即它写的大概是什么,或送别、或思念、或怀古、或伤春、或悲秋、或写景、或抒怀、或边塞、或行旅、或闺怨,等等;二是情感倾向,或悲伤、或惆怅、或哀怨、或喜悦、或愤怒、或壮怀、或嘲讽、或批判,等等。
虽然诗歌具有多重意蕴,解读具有较大个性化特征,但它总有其基本边界,因此,这一步并不在对这两方面作具体、准确把握,而在“面”的统摄下解读“点”,再由“点”来理解“面”,以防止对一些“点”作孤立理解,导致解读溢出边界。
赏诗有一些着眼点,笔者把它称为品读诗歌的“意脉”,这是比较明显的信息。通读全诗应特别注意这些信息:它们好比人的脉搏,抓住了这些点,就把准了诗的基本内涵。它不同于“诗眼”,诗眼是一点,而且由之一般只能探知大略,况且对学生来讲,并非都能准确抓住,而由“意脉”可以理清情感走向,寻索诗意。这些“意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题目、作者、注释、首句、尾句等,它们是鉴赏诗歌最基本的着眼点。
1.题目往往概括或点明了诗歌基本内容、写作缘由等,由之能迅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如《秋兴》,明确了此诗是因秋景而有所感发,乃触景生情之作;《咏怀古迹》是借古以抒怀,古迹是触发点,抒发个人情怀是其旨归;《马嵬》直接点明写马嵬之事。
2.首句和尾句一般表明情感旨趣,词则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如,鉴赏《锦瑟》一诗的重心在中间两联,但笔者在教学时,不是从头到尾进行,而是提示学生首先抓住首尾两联,找出点明诗意诗情的字词。学生迅速把握了本诗的基本内容:“思华年”,即追思美好年华,“追忆”、“此情”则表明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已??然”则透露出诗人的遗憾、茫然、失落甚至沮丧之感。这一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轻松的,再回过头来理解中间两联四个典故的用意,就更加容易了:诗人不过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年华或者对某段美好情感(爱情?夫妻之情?师生之情?)的追忆罢了。这首诗的晦涩难懂,恰恰在诗人未曾点明“此情”到底是何情,让后人难猜,而后人却又被它们吸引而纠缠不休,四个典故原本就是非常虚幻缥缈的神话传说,再化事为景,就给不明的“此情”点染了层层朦胧、迷离的梦幻色彩。这样稍加点拨,中间两联的用意学生就很容易明白。
3.注释一般明确或暗示了诗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因、作者基本情况、难点等。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还应当联系其身世、思想状况等。例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对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背景通过对“万岁山”、“蓬壶殿”的注释来交待,同时,要求考生对岳飞有基本了解。
二是诗中带有主观性情的字词,由之能够直接探知诗人的情感意绪。
这种路径适合情景互见和情景交融,或抒情较明显的诗歌。古典诗歌重在抒情,多数诗歌有较明显的主观性情感字句。即使是写景诗,意象也往往直接染上了情感。例如,《登高》(杜甫)中诗人用“急”、“啸哀”、“回”分别描绘秋风、猿啼、飞鸟,给人以焦急、紧迫、悲凉、郁塞不通之感,这分明是诗人情感的直接体现。又如,梳理元曲《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的思想感情(情趣),只要着重抓住“春归”、“留春住”、“寻春”这些关键词语,联系“渺渺予怀”一句,就能够准确回答。
所以,第一步通读全诗,就是要特别注意上述“意脉”,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为进一步解读做好准备。
三是明确节奏,反复诵读。这主要是用于平时教学中。诗歌是追求韵律节奏的语言艺术作品。明确了节奏,就明确了诗句的意义层次。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读出节奏,它并不一定是朗诵效果(因为朗诵是为了准确传达诗情,但准确理解诗情却是声情并茂进行朗诵的前提),而在反复诵读,甚至读慢一点,可逐渐激发读者慢慢思考和回味,则意义慢慢就显示出来了。例如,《登高》(杜甫)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说它有八层意思,对学生来讲,如果能读出六层意义,也非常不错了。只要找准节奏,意思就出来了。这两句在抒情中有叙事。在欣赏这一联时,笔者先让学生划分节奏,然后按照节奏,慢慢读,边读边想,学生基本能找出七种意义。这种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可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特有的敏感,易于理解诗意。
二、抓住意象,还原情景
分析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基本功。意象不仅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还指被诗人主观取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探索勾股定理 同步测试(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4年秋改版教材).pptx
- 卫生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结构吊装施工》.pdf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押题:几何图形选填压轴题(含答案).pdf VIP
- 小学英语群文阅读:No Pain, No Gain 教学设计 PPT课件.pptx VIP
- 氢气管线吹扫试压方案.docx VIP
- 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导学案.doc VIP
- 2021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完美题型精讲(同步学习培优120个题型完美讲解).pdf VIP
- 美术五年级上册人美版 第2课 画人像(课件)(14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