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阻力仪2011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阻力仪2011课件

ATMOS Rhinomanometer 300 鼻阻力仪原理 2011 结果分析 估计水平与测量水平结论的比较 ①测量结果良好(双侧V150 700 ) ,估计水平良好:目前正常鼻呼吸 ②测量结果差( V150 700 ) ,估计水平差:必须进行肿胀沉降测试! 通过病史和检查的情况明确的手术适应证: 如果在消肿后双侧V150700 cm3 / s或左右侧的L/R1.5或者0.6,可修正缺陷的骨架。 若鼻甲因素V150120cm3/ s,可单一或多处鼻甲校正。 ③测量结果差( V150 700 ) ,但估计水平良好。 ?由于病人很高兴,导致可能忽略一些症状的描述。 ?较好的两侧对称水平(L/R 0.83 - 1.2 )或很少动荡(ΔV70%)可以解释好的估计水平。 ?或应找到可能主观错误估计的原因(如类固醇,平喘药物,减少疼痛知觉等) 。 ④测量结果良好( V150 700 ),但估计的水平很差。 ?小心操作!病人通常不满意之后。可能的例外:非常差的一边的差异或鼻瓣狭窄。 ?不对称(左/右0.6或者1.5)或涡流增加/层流减少的解剖缺陷(ΔV35,25 % ), 可以解释的主观 错误估计的原因。 ?或考虑造成虚假的可能的主观估计,应寻求(鼻干燥,间歇性狭窄等)其他原因。 结果分析 确定平均通畅程度(Average Patency) ?在永久狭窄中Average P 必须在逻辑上等于瞬间通畅程度。如果一个不同的P值被报道 ,则有可能可能是主观错误估计。 ?间歇狭窄中,考验沉降肿胀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将解剖结构上的性永久阻力区别于可变鼻甲阻力,从而可以客观评估手术适应证。 * 1902 Coutarde 公布前端测量法 1925 Zwaardemarker 介绍固有流量测量法 1958 Semerak 发现现代鼻腔测压法(首次同步测量) 在接下来的时期中,由于先进的电气电子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传感器、放大器,两通道和X/Y坐标的记录。 以及模拟数字转换器和微处理器对临床参数进行计算,包括打印机的使用。 最终出现了小型便携式鼻腔测压计--Rhinomanometer 300 Rhinomanometer 300 简史 目的 临床意义 原理 设备仪器 操作方法 结果分析 临床应用 Rhinomanometer 300 目的 目前现状如何? 没有鼻阻力仪的耳鼻喉科医生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医生诊断方法的优弊? 目的 鼻阻力的评价是十分困难的,也是目前临床上不常用到的评价指标。 受到部分或整个气道受阻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口 式呼吸来藉以代偿; 造成鼻阻力有众多影响因素; 病人自身的描述缺乏病理生理的知识,容易造成误导; 由于复杂的流体力学原理,内窥镜的检查只有在最极端的状况下才得以确诊。 临床意义 对于鼻阻塞的程度有了量化的标准,可以通过仪器来对鼻道呼吸的阻塞程度进行测量,更好的辅助医生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临床意义 耳鼻咽喉科医师 变态反应学家 呼吸内科医生 职业病医生 运动医学医生 医学技术人员 适用人群 临床意义 区别多种影响因素: 医生凭经验的错误推断 病人主观错误推断 由于口式呼吸造成患者对鼻道通畅情况的误解 客观确定手术适应症 /禁忌症: 腔相对峡部过宽,偏差或脊骨有偏转 过软鼻翼,移动息肉 确认目前的鼻过敏状况 辅助鼻高敏性诊断: 通过鼻阻力大小判断过敏原对鼻道阻塞程度的影响 客观确定造成口式呼吸的非鼻因素 进行鼻道通畅程度量化测定 原理 函数曲线图 通过呼吸对阻力造成的改变,描绘出典 型的曲线图。 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 V150和ΔV% 原理 函数曲线图 测量原理: 测量2个变量因素: 鼻开端和鼻后孔的压差ΔP(Pa), 鼻道呼吸流量(鼻流量)Flow V(cm3/s)* 通过两个变量绘制出ΔP-V曲线图 X轴为ΔP,Y轴为V,通过呼吸不同的气流方向 测定绘制出方向相反的曲线。 * Flow V( cm3/s )为每秒或每分钟空气流经每个截面的体积 原理 具有临床意义的变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层流(直线所示)的流量与压差成线性关系,而湍流与层流的混合则使曲线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曲线所示部分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