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医综合复习生物化学ppt课件
CO2 天冬氨酸 甲酰基 (一碳单位) 甘氨酸 甲酰基 (一碳单位) 谷氨酰胺 (酰胺基) 甘氨酸中间站 两侧挂一碳 天上冒气 地上长谷氨 左上伸出天冬氨 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 嘧啶合成的元素来源 氨基甲 酰磷酸 天冬氨酸 CO2 谷氨酰胺 * 2.脱氧核苷酸合成 NDP(二磷酸核苷水平)→dDNP→dNTP 例外: dTMP : dUMP————→ dTMP * 3.抗代谢物的作用及机制。 嘌呤: 6MP(6巯基嘌呤) 氮杂丝氨酸 甲氨蝶呤 ↓ ↓ ↓ 抑制 IMP → GMP,AMP 抑制谷氨酰胺 干扰FH4合成 →酰胺转移酶 参予反应 一碳单位代谢 →补救合成途径 嘧啶: ①5-FU(5-氟尿嘧啶),与胸腺嘧啶相似, 抑制 FdUMP→胸苷酸合成酶 FUTP→参入RNA→功能障碍 ②氨基酸类似物; ③叶酸类似物作用与嘌呤相同。 * 33、下列核苷酸经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能转化生成脱氧核苷酸的是A、NMPB、NDPC、NTT D、DNTT A型题 * 34.下列核苷酸可直接转变成dTMP的是 A.dUMP B.dUDP C.dCMP D.dCDP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脱氧核苷酸生成的掌握程度。dTMP是由dUMP甲基化转变而成,其反应由胸苷酸合酶催化,N5一N10甲烯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dUDP、dCMP和dCDP均不是dTMP的直接前体,故正确答案是A。 32 .合成dTMP 的直接前体是A . dUMP B . dCDP C . dUDP D . dCMP * 第九章 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与调节 大纲要求: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调节)。 * 1.细胞水平调节、激素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 (1)酶结构调节:①变构调节;②化学修饰调节 (2)酶量的调节:合成(诱导与阻遏)、降解 (3)同功酶控制代谢速度与方向 (4)关键酶、限速酶在细胞中的分布、分隔、调节代谢 [激素]:按作用机制分两类: 膜受体激素 胞内受体激素 * 变构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A 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 B活性中心催化基团 C 酶的—SH基团 D 活性中心以外特殊部位 E 活性中心以外任何部位 [评析] 本题考点:变构剂的作用部位(调节亚基)。 变构剂与变构酶的特定部位以非共价键结合,使酶蛋白的立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变构剂不与催化亚基结合。 A型题 * 39.变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的共同特点是 A.引起酶蛋白构象变化 B.酶蛋白发生共价修饰 C. 属于快速调节方式 D.有放大效应 【分析】变构调节的特点是通过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特异性非共价结合,引起酶蛋白构象变化,改变酶活性,调节代谢,属于快速调节,但无放大效应。而化学修饰凋节的特点是受调节的酶都有无活性(或低活性)和有活性(或高活性)两种形式,在酶的催化下,通过酶共价修饰,使酶在两种形式变换,改变酶活性,调节代谢,属于快速调节。由于调节由酶促反应调控,有放大效应。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1、糖、脂肪及氨基酸均可以分解产生乙酰CoA,后者通过 TAC、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成CO2、H2O和 ATP; 2、体内供能物质多以糖及脂类为主,尽可能节约蛋白质; 4、糖、脂类和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变; 5、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产物,可以联络及沟通几条不同 的代谢通路; 3、体内很多物质的合成,均有赖于不同的代谢途径中提供的 原料。 (一)糖代谢与脂肪代谢的相互关系 糖可以在生物体内变成脂肪。 乙酰CoA 脂肪酸;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 甘油+脂肪酸 脂肪 故:高糖膳食——肥胖、血甘油三酯升高 脂肪绝大部分不能转变为糖。 脂肪酸 乙酰CoA 丙酮酸; 甘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1SG814: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pdf VIP
- 电商平台客户投诉处理协调配合措施.docx VIP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PPT课件.ppt VIP
- 标准图集-新型城镇化-智能灯杆.pdf VIP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图集.docx VIP
- 2024年11月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人员笔试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doc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doc VIP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企业标准.doc VIP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docx VIP
- 电商平台纠纷处理与客服投诉管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