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艺术语言影响下高校美术创作教学改革
当代艺术语言影响下高校美术创作教学改革
【摘 要】分析高校美术创作课教学存在的流弊,提出高校美术创作教学应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在创作课程中注重对生活与社会的关注,使创作教学回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轨道上。
【关键词】当代艺术语言 高校 美术创作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56-02
一、当代艺术语言的内涵、特征与影响
(一)何谓当代艺术语言。对于当代艺术,从狭义上看,如丹托所说,“当代艺术就是现在正在创作的现代艺术”,指包含现代精神以及现代艺术语言的艺术作品(此处“现代”一词与后文的“现代主义”并无关联,仅指区别于“古代”或“近代”的“现代”概念),以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广义上看,当代是指“今天”或“当今”,当代艺术则是指“能代表当今时代的艺术”。在文化广泛交融的21世纪,各种纷呈的流派早已无法用后现代主义等概念进行概括,而“当代艺术”无疑成为最适合的称谓。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本文使用的是广义概念,即“当代艺术是能代表当今时代的艺术”。任何时代的特征与精神都会在艺术作品里有所体现,艺术作品如果能反映今天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感,它就能代表当下的精神与文化,真正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的精神凝结物,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因此,当代艺术语言是指代表当代精神的艺术语言,其内涵包括了多元化背景下的各种流派与风格。
(二)当代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在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的广泛交流,人类社会生活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与之对应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极度多元的态势,艺术表达方式同样呈现出多样化且互相交叉、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各种艺术样式与流派纷至沓来: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不一而足。不过,去掉花哨的表现形式后,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艺术语言的核心在于时代性,它具有主题的社会性、形式的多样性、媒材上的综合性,表达的自主性等特征。当代艺术语言的时代性,在于它不纠结于单纯的形式感、技巧或视觉表达,???是直切艺术表现的最初目的:艺术家的思想与感情。作为组成社会生活的个体之一,艺术家对当下时代精神与文化的直接感受,通过艺术作品中进行情感宣泄的同时,也表达了自身态度与看法。
(三)影响。当代艺术语言以兼容并蓄、多元并存的姿态,实现对现代主义本质化和后现代主义虚无化的超越,回归到艺术创作的自身目的上。它不以简单否定的态度对待任何流派,因此,其内涵具有建设性。同时,由于它是艺术家将自我表现与社会性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加以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实现了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统一,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代表物。
“80后”、“90后”等新生代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诉求主体,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生活,具有新时代的文化特质的当代艺术语言,在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客观地说,这是20世纪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后又一次新兴的艺术浪潮,从创作思维到表现形式,从追求前卫的艺术青年到声名显赫的艺术大家,都因此而产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当然,当代艺术语言仍处于发展之中,其地位与价值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且,市场化大潮中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通过市场炒作自我标榜为当代艺术的不乏其人,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以鉴别。
二、高校美术创作课教学的流弊
目前,高校美术创作课教学存在的流弊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院体制下的学科划分导致过度专业化。目前,国内美术院校按照画种分科是受前苏联分科模式的影响。这种方式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机械的学科划分,必然导致从教学方式到教学内容的机械与僵化,更使学生的学习局限在狭窄的专业范畴里。比如,油画专业本科学习内容大多围绕素描与油画展开,基本没有涉及其他门类的学习内容,其他专业也是如此。因此,当前学生的创作与社会生活脱节,过度自我,与象牙塔里狭窄的专业学习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技术化教学体系的逐渐僵化。现有的高校美术教学体系大部分由技术类课程所支撑,如绘画类专业大量的素描、色彩课,设计类专业的技法类课程等,通常占专业课程比重的60%以上。这些课程通过规范的“技术化”的方法来操作,使预期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作为专业基础,其作用必不可少。不过,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思想与感受的表达,被置于从属与被动的地位。
技术化的风险并不限于技术本身,而是因为从事技术而导致的我们自身的改变,正如芬伯格所说,“一个有限的主体是由自己在世界上的行为构成的。有限主体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也被技术所塑造,并且变得有些偏离有限主体的最初意向。”长期从事技术活动,可能会导致情感及思维改变,这是人被“现代化”的实质。美术类专业的技法课程在训练技巧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学生的思维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幼儿教育中融于游戏精神研究.doc
- 幼儿教育中心理暗示运用.doc
- 幼儿教育中评价原则.doc
- 幼儿教育中隔代教育问题探析.doc
- 幼儿教育优质发展路径探索.doc
- 幼儿教育四条基本原则.doc
- 幼儿教育立足园本研究实践.doc
- 幼儿教育家园合作必要性及对策.doc
- 幼儿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doc
- 幼儿教育类软件界面设计.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