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摘要: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和新闻杂志类节目承担着电视的舆论监督职责。其电视节目题材一般以严肃新闻为主,通常具有极强的新闻敏锐性,会涉及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评论和解析。电视的观察视角和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着舆论导向。舆论需要借助电视媒介表现自身,显示威力,因此电视媒体把舆论当做反映对象。因此其报道首先要代表了媒介态度和社会正义,态度客观,同时要引导社会思潮,通过对客观事物有选择的报道,在观众心中形成一种辨别是非的舆论标准。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 ;舆论监督 ;舆论引导   一、坚持媒介正义和新闻品格   诞生于1953年的《全景》是英国BBC的王牌电视新闻专题调查节目。节目报道范围广泛,例如职业足球黑幕,食品药品安全等公众关注的敏感话题,擅长进行深度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立场客观、深度报道和视角独特。《全景》始终坚持新闻报道的深度,监督公共和私人权利的使用和滥用。   《全景》节目的调查范围涉及英国社会热点——公众利益、青少年犯罪、外来移民、恐怖主义威胁等。《全景》曾制作关于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治疗抑郁症药物赛乐特作用的报道。2002年,《全景》在“赛乐特的秘密”中披露,赛乐特可增加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报道一出,65000人致电BBC询问相关情况,还有1300人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向节目提供反馈。节目与慈善团体Mind合作,对提供反馈的观众进行问卷调查。并把结果交给英国的药品监管机构——药物和保健产品监管署。跟踪报道“来自边缘的电子邮件”在2003年出炉。问卷调查发现服用赛乐特的患者普遍出现过自杀的念头等其他副作用。节目播出后,大批患者和慈善团体成员聚集在药物和保健产品监管署前抗议示威。2004年,《全景》又播出另一篇跟踪报道“滥用信任”,曝光了赛乐特。在反恐、安全问题上,《全景》记者手持在欧洲黑市买到的假护照,两次蒙过英国海关,顺利入境,由此曝光了英国面临的安全隐患问题。   CBS的王牌新闻栏目《60分钟》(图2-9)同样在新闻报道和新闻品格方面。1997年美国上映的一部电影《惊爆内幕》,讲的是一个电视调查记者为捍卫一???与公共健康有关的议题,与庞大的烟草业和媒介联手的官僚体制抗争的故事。这部影片当年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它取材于CBS电视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   1994年2月,《 60分钟》收到情报,曾担任布朗威廉姆森烟草公司研究开发部副总经理的生化博士杰弗里?威根德愿意揭露:布朗威廉姆森烟草公司及其他烟草公司过去对他们的产品含有有害成分的确凿事实置之不理,现在又谎称说产品没有害。然而,节目如果播出,CBS很有可能会受到该公司的起诉,如果败诉,很可能将面临巨额赔款。因此,CBS高层组织该节目的播出。尽管如此,CBS依然坚持在1995年11月11日播出了该节目。唐?休伊特和迈克?华莱士谈到那次被删掉后来又播出的对烟草公司的采访时说:“他们都是最优秀的职业记者”。这才是《60分钟》的王牌。 对于政府部门,公司集团的揭发披露,对节目的广告赞助商的损害公众的行为也会揭露,对于福特公司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油箱以及奥迪公司汽车加速器的不合格的报道,最终因为坚守新闻品格,坚持媒介正义的立场赢得大众及广告商的尊重。这种新闻职业品格诠释着新闻真实性的精神内核,保护公共利益,不惧怕任何外界压力,展示了新闻的职业信仰,塑造了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成为媒介正义的代表。   二、我国电视新闻类节目的舆论监督的表现   电视媒体具有无可取代的舆论引导作用,能否正确发挥自身舆论导向作用,是各级电视媒体能否正确认识自身社会功能的体现。SARS危机后,我国新闻报道方式逐步走向开放,舆论环境也变得较为宽松,新闻政策发生了极为重大的转变。   (一)满足民需,重视民意   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对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不是小圈子里的相互谈话,更不是电视人的自言自语,而是要与整个社会对话。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认为:“深度报道不是故作深沉地罗列一些令人毛骨悚然而又解决无望的问题,不是故弄玄虚地卖弄让人听不懂的学问,不是靠一大堆陌生的概念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黑龙江电视台电视评论节目《干部图政绩,普九变儿戏》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主要内容是巴彦县松花江乡教育机关为迎接省教育厅的普九检查,用小学生顶替初三学生来掩盖当地辍学率高,普九教育并未真正实现的现状,记者通过暗访和现场采访记录了造假过程,在看似滑稽的闹剧的画面中揭示了主旨:当地官员只求政绩,不顾群众利益的媚上欺下的本质,通过摄像机,通过电视媒体将此事曝光,起到了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引起了大众的谴责。   (二)促进公共意识的萌发   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在重视民意、满足民需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