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3-xx年教育学、心理学复习、练习、小抄(太全了)下.doc

湖南省2013-xx年教育学、心理学复习、练习、小抄(太全了)下.doc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2013-xx年教育学、心理学复习、练习、小抄(太全了)下.doc

2013--xx年心理学\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习与地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哪儿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初中 11、12-14、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①其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形象作支柱,出现反省思维。②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③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集中精力学习。④身体剧变,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⑤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⑥道德行为更自觉。 2)、★青年初期(高中14、15-16、17岁)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人生观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都有深刻的发展。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好的意志品质也有发展。 4、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格赛尔做了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个体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 5、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络伦兹研究了鹅的认母行为,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关键期”理论。 6、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引用了图式的概念,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认知发展观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觉动作阶段(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感觉动作阶段:出现了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中,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 思维。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具体运算阶段中,出现了明显的逻辑性,儿童获得守恒概念,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此外,儿童还获得分类和序列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个体的特点:①个体的认知具有抽象思维能力。②能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④具有命题思维能力。⑤具有演绎推理能力。 7、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8、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皮亚杰的观点)2) 教学促进认知发展。(维果斯基) 中学生的观察发展特点是:1)自觉的去观察客观事物2)能较长时间进行稳定观察3)精确度是与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的4)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 5)观察事物的方式不断完善。自觉性、精确性、概括性、顺序性 中学生的记忆发展特点是:1)有意识的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 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 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 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初二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教育措施:1)喜欢争论 2)理想主义 性格差异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与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教学支架:指在儿童试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