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郎山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是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中的西纵和朔州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山西省西北部与中南部地区的运输大通道,同时也是朔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与其它高速公路共同构成山西省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布局合理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六郎山隧道位于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施庄至朔城区下团堡乡白家窑村之间,属全线重点、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设计为两座双行单洞,左线全长5412.018m,右线全长5492.783m,隧道底板最大埋深左线190m,右线215m,属特长隧道。隧道总体走向156°。隧道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隧道断面净宽10.75m,限高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一级。
山西路桥集团朔州环线西南段高速公路第四分项目部承建的段落里程为K19+600~K25+000,路线全长5.4Km。其中控制性工程六郎山隧道左线全长3306m;右线全长3371m;辅助工程有竖井1座,斜井1座,人行横洞8座,车行横洞4座,紧急停车带8个,斜井、车行横洞水平投影与路线夹角60°;人行横洞水平投影与路线的夹角为90°。
主要工程数量为:
开挖72万m3,C25喷射砼3.77万m3,锚杆89.28万m,超前小导管9.5万m,钢拱架4216T,衬砌钢筋2778T,衬砌砼7万m3。
隧道设计衬砌情况见“六郎山隧道围岩衬砌情况一览表”
六郎山隧道围岩级别及衬砌长度一览表 序
号 隧道
名称 起讫桩号 围岩级别及衬砌长度(m) 明
洞 洞口
加强 Ⅴ级浅埋 Ⅴ级深埋 Ⅳ级深埋 Ⅲ级
深埋 1 六郎山隧
道右线 K19+600~
K22+971 6 15 100 668 1896 686 2 六郎山隧
道左线 LK19+600~
LK22+906 6 15 35 530 1995 725 3 六郎山隧道竖井 K20+200 30 25 51.6 4 六郎山隧道斜井 K20+530 12 58 140 110 (二)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隧址区位于平鲁区白堂乡施庄至朔城区下团堡乡白家窑村之间,隧道穿越构造剥蚀中山区,海拔高度1392--1723米,坡角较大,山峰陡立。主要为碳酸盐建造,隧道最大埋深215米。微地貌为基岩山梁、陡坎、冲沟缓坡。
本项目路线区域总体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冬春风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区内1月份温度最低,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气温在7.2℃,最高气温在36.2℃。区内降水量受地形地貌的控制而出现差异性,随海拔标高增高降水量增大,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份。区内一般每年9月5日-19日前后出现初霜,无霜期平均120天,平均封冻天数约110天,朔州城区最大冻土深度1.25m, 平鲁区最大冻土深度1.55m。区内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20m/s。
(三)隧址区地质状况
隧道围岩主要由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组成;上马家沟组由中厚层状灰岩、含泥质条带灰岩、白云质泥灰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层和角砾状灰岩组成;下马家沟组下段以泥灰岩、石膏层、角砾状灰岩为主,中段以泥灰岩、含泥质条带灰岩为主,上段以泥灰岩、中厚层状灰岩为主;水文地质类型为岩溶裂隙水。
隧道出口位于F1断层影响区,右洞洞口围岩为全风化-强风化奥陶系上马家沟一段全风化泥灰岩地层组成,左洞洞口围岩为断层推覆体与灰岩组成,断层推覆体岩性,主要为全风化的砂岩泥岩,受断层影响,岩体较破碎,自稳能力差,岩体产状900∠400,围岩级别:Ⅴ级。
竖井井口围岩由第四系全新统风积黄土、碎石土及奥陶系上马家沟一段全风化泥灰岩地层组成;全新统风积黄土,稍湿,稍密-中密。奥陶系泥灰岩已全风化为碎石状;自稳能力差。围岩级别:Ⅴ级。
斜井出口围岩由石炭系太原组砂岩、泥岩、煤组成,全风化-强风化,岩体破碎,无自稳能力,层间结合能力差,易发生坍塌冒顶。
二、工程特点及难点
(一)工程特点
六郎山隧道是四分部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全线的控制工程,实现全线竣工目标的关键工程。该隧道属特长隧道,地质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主要包括正洞6677m、斜井320m及通风竖井106.6m;出口岩层分化严重跨度大,斜井纵坡较大,达到15.8%,开挖断面小,机械利用率不高;竖井较深,地形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必须缜密组织,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各项既定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难点
1、施工用水
本项目地处山岭区,地下水位深,水源贫乏,需要用车拉水解决施工和生活用水。
2、 特长隧道施工难度较大
六郎山隧道为特长隧道,左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