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地铁号线监控量测方案.doc
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工程08标
乌鲁木齐地铁土建08标
八楼站1号线车站监控量测方案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中铁四局集团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乌鲁木齐地铁一号线工程08标
乌鲁木齐地铁土建08标
八楼站1号线车站监控量测方案
文件编号:WLMQDT-TJ08-JKLCFA-01
版 本 号:A版
修改状态:0
发放编号: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批 准:
有效状态:
中铁四局集团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目录
1工程总体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1.1.1 八楼站1号线 1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3
1.2.1 岩土分层及其特性 3
1.2.2水文地质 4
1.2.3 地质情况评价 5
2监测工作概述 5
2.1监测设计原则 5
2.2监测意义 6
2.3监测依据 7
2.4监测目的 8
2.5监测原理分析 8
2.6监测对象及范围 9
3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测点布置 9
3.1监测项目 9
3.1.1明挖车站 9
3.1.2暗挖车站 10
3.2监测频率 11
3.2.1车站监控量测频率 12
3.3测点布置 13
3.3.1八楼站测点布置 13
4监测实施方法 19
4.1监测技术手段 19
4.1.1明挖车站基坑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手段 19
4.1.2暗挖车站和暗挖区间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手段 19
4.1.3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手段 19
4.1.4测点埋设工作顺序 19
4.1.5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20
4.2监测技术措施 21
4.2.1 沉降观测 21
4.2.2桩顶水平位移 22
4.2.3桩顶垂直位移 24
4.2.4土体侧向变形 24
4.2.5 桩体水平位移 26
4.2.6土压力监测 28
4.2.7 钢(砼)支撑轴力 29
4.2.8桩体钢筋受力监测 31
4.2.9地下水位监测 32
4.2.10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33
4.2.11 拱顶下沉 34
4.2.12洞周收敛 35
4.2.13 地表建(构)筑物监测 37
4.2.14 爆破振动监测 38
4.2.15现场巡视 40
5监控量测等级、控制标准及量测结束标准 40
5.1监控测量的等级及精度要求 40
5.1.1沉降监测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41
5.1.2 建筑物变形测量的等级及精度要求 41
5.1.3水准观测要求 42
5.1.4采用仪器精度要求 42
5.2监测控制标准、警戒值 43
5.3量测结束标准 44
6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与反馈及应用 44
6.1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分析 44
6.2监控分析结果反馈与应用 45
6.2.1反馈流程 45
6.2.2分析结果反馈与应用 46
7监测工作管理 47
7.1管理组织机构 47
7.2监测保证措施 49
7.3测点保护措施 50
7.4监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1
7.5监控量测制度 51
8紧急状态下的应急预案 52
8.1成立监测应急领导小组 52
8.2发紧急情况时的实施措施 52
8.2.1监测单位 53
8.2.2施工单位 53
8.3保证应急预案顺利实施的各种保障措施 53
8.3.1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54
8.3.2 仪器设备保障措施 54
8.3.3 物资材料保障措施 54
8.3.4 交通保障措施 54
9附表 54
1工程概况
1.1.八楼站1号线
八楼站是1号线与3号线换乘站,位于东西向新医路与友好北路,鲤鱼山南路交口东侧。1号线主体沿新医路呈东西走向。
1号线车站长346.9米,标准段宽23.3米,为暗挖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岛式车站。1号线车站共设置4个乘客出入口,1个安全出口,1部无障碍电梯,3组风亭,vrv室外机2处。
1号线车站总建筑面积22304平方米,主体采用PBA洞桩法施工。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1.2.1 岩土分层及其特性
场地范围内主要地层由冲积、洪积河床堆积形成的第四系全新统—晚更新统圆砾、卵石及下伏的侏罗系泥岩、砂岩构成,地表广泛分布人工素填土和杂填土,在卵砾石层中局部分布透镜体状黏质粉土、粉土和粉细砂。本车站详细地层分布及地层特征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人工填筑土(Q4ml):广泛覆盖于城区及其附近地表、道路表面等,为人类活动所致,由杂填土组成。
①-1杂填土:杂色,以建筑垃圾为主,含碎石块、粉土、混凝土块以及生活垃圾,极不均匀、潮湿,II级普通土。
第四系冲洪积(Q4al+pl):
②-10卵石(Q4al+pl):杂色,成分以砂岩、灰岩为主,颗粒呈浑圆状,粒径组成:大于200 mm者约占5%,20~200mm者占70%~75%,余为砂粒及粉、粘粒充填,级配良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为平衡记分卡指标设计.doc
- 宁波华优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吨精密铸造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金碧物业培训心得.doc
- 高中化学选修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doc
-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新】.doc
- 基于FPGA的多通道采样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 金榜题名升学宴主持词-高考升学宴主持词 .doc
- -m水平中煤组北一采区回风上山地质报告.doc
- 世界杯营销强金赢销大奖.doc
- 【最新精选】干式变压器检修规程.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