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鲁氏菌病(布病布氏杆菌病)课件
布鲁氏杆菌病 一、概述 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统计(1995-1999),红色为高危险区 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5 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6 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7 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8 羊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6 羊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7 羊布鲁氏菌病世界分布图-2008 二、病原 本菌有6个种: 羊(马尔他)布氏杆菌; 牛(流产)布氏杆菌; 猪布氏杆菌; 沙林鼠布氏杆菌; 绵羊布氏杆菌; 犬布氏杆菌 各型布氏杆菌在形态和染色上无明显区别。 布氏杆菌形态 2.布氏杆菌的培养 3.布氏杆菌的抵抗力 三、流行病学 2.传染源 4.流行特点 四、症状 病公畜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表现睾丸肿大,有热痛反应,以后无热痛,触之坚硬。 非妊娠畜,常发生滑液囊炎和脓肿。 此外,常见的症状还有关节炎,表现关节肿胀,疼痛,喜卧,通常为膝关节和腕关节发病,病牛表现跛行。 流产母牛从阴道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有恶臭的分泌物 病母牛流产,产出发育较为完全的死胎 病牛流产,产出发育不全的胎儿,全身肿胀,有出血斑 胎衣水肿增厚,呈胶样浸润,子叶上有出血 病公猪睾丸肿大 病猪睾丸萎缩 病猪关节肿胀 五、病理变化 流产胎儿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睾丸坏死灶和化脓灶 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充血 病母猪子宫内死胎 病母猪产出的死胎 六、诊断 包括临诊诊断、流行病学、病理学、细菌学和免疫学诊断。 临诊及流行病学诊断 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而且多发生于第1胎怀孕母畜,多数只流产1次,流产后常伴发胎衣不下,子宫炎,屡配不孕,有的有关节炎表现,公畜主要表现睾丸炎症状。 根据以上临诊诊断、流行病学特点可怀疑本病。确诊需进行细菌学及免疫学检查。 4. 免疫学检查 七、防制 2.污染地区的防疫措施 3.治疗 八、公共卫生 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体温升高,波浪热,多汗,关节和肌肉疼痛以及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等表现,一般无流产的发生。 在与病畜接触时应注意自身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畜的胎儿、羊水、胎衣、阴道分泌物等物,注意消毒工作,对相关人员应定期体检,发现发病应及时治疗并调离工作岗位等。 母畜子宫粘膜变厚,上附有分泌物,与绒毛膜之间有淡黄色不结的渗出物和脓块,绒毛膜上多数有出血点。某些病畜有化脓性或卡他性子宫内膜炎、脓肿、输卵管炎或卵巢炎、乳房炎等。 病公畜精囊内可能有出血点和坏死灶,睾丸和附睾有坏死灶和化脓灶。慢性病例的睾丸和附睾,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变硬, 此外病畜关节和关节周围呈慢性炎症肿胀。 3.细菌学诊断 取胎衣、绒毛叶渗出物,胎儿胃内容物,水肿液、胸、腹水等,制成涂片,用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成堆存在的红色球杆状细菌,其他细菌被染成绿色或蓝色。 有条件时可将病料接种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必要时可接种动物(豚鼠),进行进一步检查。 (1)血清凝集试验 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常用的方法有试管凝集反应,平板凝集反应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 (2)补体结合反应 本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其操作复杂,现在很少使用。 (3) 全乳环状试验 此法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可用于混合牛乳的普查。 (4)变态反应 可用于检查犊牛、羊和猪,在牛尾根皮内注入0.2毫升流产布氏杆菌菌素,阳性者24小时内出现红肿,阴性者无任何变化。 1.无病地区的预防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入时,从无病地区引入并进行严格的检疫。 对畜群进行定期检疫和疾病监测。 畜群发生原因不明的流产时,应立即隔离病畜,对流产物污染的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流产胎儿和母畜进行血清学检验,如为布氏杆菌病阳性则按病畜处理。 (1)定期检疫 对牛群进行定期检疫,对检出的病畜要严格隔离饲养,严禁与健畜接触,种公畜必须检疫,健康公牛才能作为种用。 (2)检疫净化 对病牛群,进行反复多次检疫,病牛淘汰,阳性牛隔离饲养,继续利用,逐步淘汰,直至全牛群均为阴性。 检出的病牛(有症状的牛),应立即淘汰,而血检阳性牛,应隔离饲养,专人饲养,避免与健康牛只接触,如阳性牛只数量少,也可淘汰处理。 (3)培养健康犊牛 母牛可用健康种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母牛产前、产后要对母牛体躯和产房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隔离,喂初乳5~7天,以后喂健康牛乳或消毒乳,1年内检疫2~3次,如检疫均为阴性,则可送入健康牛群饲养,如为阳性,则应淘汰。 (4)病牛的处理 有布氏杆菌病症状的牛应坚决淘汰,对于数量不多、经济价值不大的检疫阳性牛,也应以淘汰为主。 (5)免疫接种 对布氏杆菌病常在的畜群,应进行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