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经开题报告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生经开题报告PPT

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湖泊污染的治理。 通过研究南四湖底泥N、P营养盐和重金属Cd、Pb、Hg等在沉积物剖面中的分布和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过程,探讨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源/汇关系转化的季节性特征,为南四湖N、P营养盐和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沉积物物化特性及沉积磷的地球化学形态。 (2)沉积物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3)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源/汇关系转化的季节性特征及主要驱动机制。 (1)利用Peeper等高分辨率方法研究南四湖沉积物-间隙水剖面垂向分布特征在国内很少有文献报道,该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南四湖内源污染负荷研究的发展。 (2)目前国内有关南四湖沉积物N、P营养盐及重金属源/汇关系转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对其系统探讨将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 样品采集在GPS系统(精度10-30m)定位下进行,用柱状采样器(Rigo,内径7.7cm,管长50cm)在以上样点采集厚度不少于20cm原位泥样。投放自制Peeper插入底泥至预定深度。全年拟采样四次,分别在1月、4月、7月、11月中旬左右进行,每样点采集2根平行柱样。 野外采样,采样前进行了摄影,投放Peeper Ⅲ上海飞鸽离心机,柱状芯样的底泥以2cm间距分割后,5000r/min分离出间隙水,与Peeper间隙水作对比。 (1)2011.7-2012.5进行为期一年的四次野外考察与采样,进行与现场有关的主体实验研究。现场测定其上覆水水体温度、氧化还原电位、酸碱度和溶解氧等。 (2)2011.7-2012.5 室内实验与分析。对所采样品沉积物室内静态培养,测定理化指标:沉积物孔隙度、密度、含水率、粒度分布、有机质、氮磷营养盐、重金属(Cd、Pb、Hg等)、磷形态和微生物活性等,数据同步处理与分析等。 (3)2012.5-2013.1成果总结与论文撰写,完成论文初稿。同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开展补充实验,对不确定的问题和有疑问的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4)2013.1-2013.5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终稿,准备答辩。 秦伯强,杨柳燕,陈非洲等.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科学通报,2006,51(16):1857-1866. Fang T., Liu J. T., Xiao B. D. et al. Mobilization potential of heavy metals: A comparison between river and lake sediments.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05, 161(1-4): 209-225. Kuwabara J. S., Carter J. L., Topping B. R. et al. Importance of sediment-water interactions in Coeur dAlene Lake, Idaho, USA: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32: 348-359. 王建军,范成新,张路等.太湖底泥间隙水中金属离子分布特征及相关性.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1):120-124. 贾德旺,孙英波,张敏,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调蓄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地质问题浅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2):20-22. 范成新,王春霞.长江中下游湖泊环境地球化学与富营养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86-463. 张祖陆,辛良杰,梁春玲.近50年来南四湖湿地水文特征及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地理研究,2007,26(5):957-966. 张祖陆,牛振国,孙庆义等.南四湖底泥污染及其变化过程. 中国环境科学,1999,19(1):29-32. 张祖陆,孙庆义,彭利民.南四湖地区水环境问题探析. 湖泊科学, 1999,11(1) : 86-90. 汪艳雯,山东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09,29(2):125-129 刘恩峰,南四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底部界面扩散通量的估算.环境化学,2010,29(5)870-874. 李宝,丁士明,范成新等. 滇池福保湾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通量估算.环境科学,2008,29(1):114-120. 李宝,丁士明,范成新等. 滇池福保湾沉积物磷的形态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湖泊科学,2008,20(1):27-33.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3. 196-243. 张路. 太湖水土界面过程与内源发生机制. 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2004,1-20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