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封建主张及相关问题考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封建主张及相关问题考述.doc

魏晋封建主张及相关问题考述 第57卷第2期 2004年3月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 WuhanUniversityJournal(HumanitySciences) Vo1.57.No.2 Mar.2004.163~169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魏晋封建主张及相关问题考述 鲁力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作者简介]鲁力(1969一),男,湖北公安人,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历史学 博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摘要]自汉武帝限制封国势力以来,最早对西周封建表示肯定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 朗.不久,董昭又提出修古建封五等,但其真正目的在于突破汉代异姓只能封侯的限制,为 曹氏代汉铺平道路.直到曹魏后期,随着门阀势力的膨胀,才有人主张从藩屏王室的意义上实 行封建.受这些议论的影响,司马氏在禅魏前后进行了三次分封.但这些分封最终并没有起 到藩屏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分封制与现行的郡县制和都督制有着深刻的矛盾,难以彻底实行. 真正加强宗室力量的措施,正如唐长孺先生所指出的,是曹魏后期开始推行的宗王出镇制. [关键词]魏晋;封建;五等 [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1X(2004)02—0163—07 司马氏在禅魏前后进行了三次分封: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令裴秀定立五等;泰始元年(公 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封同姓27人为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司马炎调整分封,遣诸王就国. 我们知道,封建制大致完成于西周的成康之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集权性质的郡 县制.汉初曾恢复封建,结果出现七国之乱,经过文,景,武三朝的限制和打击,封国仅衣食租税而 已.司马氏大行分封,上距汉武帝已近400年,自然是不同寻常的举动.关于司马氏分封的内容和作 用,学术界已作了多方面的探讨④.翻检史书,在分封前后有不少议论,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政 治的变化,有的反映了分封的实施情况,对我们理解司马氏的分封或有所裨益. 一 ,汉末曹魏时期的封建主张 早在东汉建安年间,便有人对西周五等表示肯定.《三国志》卷15《司马朗传》载: 朗以为天下土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而郡国无苋狩习战之备故也.今虽五等未可复 行,可令州郡并置兵,外备四夷,内威不轨,于策为长.又以为宜复井田.……议虽未实行,然 州郡领兵,朗本意也. 史书没有记载司马朗提出建议的时间.据同传,司马朗当时任丞相主簿,曹操任丞相在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郎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认为五等未可复行,如下文所述,建安十七年(公元212 年),董昭上言建封五等,曹操遂受魏公,魏王之号,表明其时五等已被曹操接受.因此,司马朗提 出建议应在董昭之前,即建安十三年至十七年之间. 所谓天下土崩之势应指黄巾起事(卷26.魏志).在司马朗看来,实行五等是防止下层起事的 最好办法,但他同时认为五等未可复行,只能以州郡领兵来代替五等分封,至于其中原因,司马朗并没 收稿日期:2003—08—26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第57卷 有说明,也可能是史书失载.尽管如此,司马朗的看法仍有其历史意义:自汉武帝至东汉末年,统治者对 封国都是采取限制政策,而司马朗认为五等可以防止社会下层起事,无疑是对西周旧制的重新肯定. 稍后重提五等的是董昭.《三国志》卷14《董昭传》载: 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日: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 之?昭日: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 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 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宜稍建立,以自藩卫……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 昭所创. 清人钱仪吉认为,董昭五等之议,本传序于凿平虏,泉州二渠之后,考二渠之凿,在建安十一年.然 则其后两年再封功臣,必自昭议发之.……汉失其御,刑赏不移,遂使托酬庸之典,广树羽翼,渐移龟 鼎.(卷20,封建杂录)据《三国志》卷1O《苟或传》,董昭提出建议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则钱氏断 在十一年是错误的,此后两次分封功臣也与董昭无关.钱氏又认为,董昭之议在于使魏广树羽翼,渐移 龟鼎,引文中也确有劝曹操宜稍建立,以自藩卫的字句,但曹操并没有制定五等,只是受魏公,魏王 之号,与以自藩卫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不论上面所载董昭之言是否可信,以自藩卫都不是董昭 之议的真正目的.私见以为,其真正目的应在于突破汉代异姓只能封侯的限制,为曹氏代汉铺平道路. 据记载,西周爵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西汉只分王,侯二等,刘邦末年规定,非刘氏而王者,若 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l3(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者年表),这一原则大体为东汉所承袭.曹操 开始被封为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