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要内容腰痛的基本概念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腰痛的基本概念课件_1

腰 痛 主要内容:腰痛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和临证要点。 学习重点:腰痛的概念、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关键、病机转化规律、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 学习要求:①应掌握腰痛的概念、病位、病性、治疗原则及各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②应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以及各类腰痛的证候特征。③了解腰痛的西医学范畴、相关检查、鉴别诊断、转归预后和临证要点。 腰痛目录 一、概述 二、病象 三、病位 四、病类 五、病性 六、病程 七、病因病机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九、辨证论治 十、转归预后 十一、预防调护 十二、结语 附1:古代文献摘录 附2:现代文献索引 一、概述 (一)病名 (二)历史沿革 (三)淋证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一)病名 腰痛是指由于外感、内伤或闪挫而致的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腰痛可呈急性起病,疼痛较重,累及一侧或两侧腰部,轻微活动即可引起剧烈疼痛,脊柱一侧或两侧有明显压痛。 有些则起病缓慢,呈隐痛或酸痛,每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部分患者腰痛可发生在长时间不活动或休息时。 临床腰痛常兼腿痛,或兼腹痛,若以腰痛为主者,均属本篇范畴。 (二)历史沿革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 《素问·刺腰痛》根据经络,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出现的腰痛病证,并介绍了相应的针灸疗法。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载有“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是为寒湿内侵所致。 《诸病源候论》和《圣济总录》,认为腰痛原因和少阴阳虚,风寒着于腰部,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五种情况有关。 《丹溪心法·腰痛》篇指出“腰痛主湿热、肾虚、瘀血、挫闪、有痰积”。 《七松岩集·腰痛》篇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之所浸,闪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带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对腰痛常见的病因和分证作了概括。 对治疗方面的论述: 《证治汇补·腰痛》篇指出:“洽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遂,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 这种分清标本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三)腰痛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腰痛可因脊椎旁软组织疾病,脊神经根受刺激,内脏疾病等造成。 常见疾病:类风湿性脊椎炎、增殖性脊椎炎、结核性脊椎炎、腰肌劳损、肌纤维炎、急性脊髓炎、腰骶神经痛、肾脏疾病、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疾病等。 以上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象 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本病的临床特征。 肾虚腰痛其痛绵绵,酸楚如折,时作时止,劳则加剧; 瘀血腰痛,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 寒湿腰痛,其病多冷,重痛不适; 湿热腰痛,疼痛剧烈,热痛烦扰; 腰痛甚者,常伴有夜卧不安、烦躁不宁、情绪焦虑等症状;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活动后常常加重,脊柱两旁常有压痛;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及天气变化等因素诱发加重。 三、病位 病位在腰部,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四、病类 可分为内伤腰痛、外感腰痛、外伤腰痛三类; 分证: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 五、病性 肾虚腰痛多属里、属虚; 外感腰痛多属表、属实; 瘀血腰痛多实中夹虚,或虚实夹杂。 六、病程 有长有短,虚证病程长,实证病程短。 七、病因病机 【病因】 1.感受寒湿 2.感受湿热 3.气滞血瘀 4.肾亏体虚 【病机关键】气血运行痹阻,腰府脉络拙急,筋脉失养。 1.感受寒湿 由于久居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劳汗当风,衣着湿冷,都可感受寒湿之邪。 寒邪凝滞收引,湿邪黏聚不化,致腰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 此亦即《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所说:“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2.感受湿热 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转为湿热。 人感此邪,阻遏经脉,引起腰痛。 3.气滞血瘀 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因久病,气血运行不畅,或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屏气闪挫,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均可使瘀血留着腰部而发生疼痛。 4.肾亏体虚 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脉而发生腰痛。 《景岳全书·腰痛》篇强调肾虚腰痛的多发性,认为“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所伤,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 腰为肾之府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