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律失常课件_19
心律失常概述 心律失常: 心脏冲动的形成或传导异常?心脏激动的速率、节律、传导速度与顺序改变。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它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西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氏纤维网。 心律失常发生原理 自律性异常 触发活动 折返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的交界处4,长10-20mm,宽2-3mm。主要由P(起搏)细胞与(T)移行细胞组成。冲动在P细胞形成后,通过T细胞传导至窦房结外的心房组织。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者占6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者占40%。 结间束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分成前、中与后三束。房室结位于房间隔的右后下部、冠状窦开口前、三尖瓣附着部的上方,长7mm,宽4nn。其上部为移行细胞区,与心房肌接续;中部为致密部,肌纤维交织排列;下部纤维呈纵向行走,延续至希氏束。房室结的血供通常来自右冠状动脉。 希氏束为索状结构,长15mm,起自房室结前下缘,穿越中央纤维体后,行走于室间隔嵴上,然后分成左、右束支。左束支稍后分为前、后分支,分别进入两组乳头肌。由于左束支最先抵达室间隔左室面,遂使该区域成为心脏最早的激动部位。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面行进,至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成许多细小分支。左、右束支的终末部呈树枝状分布,组成普肯耶氏纤维网,潜行于心内膜下。这些组织的血液供应来自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后降支。 心脏传导系统接受迷走与交感神经支配。迷走神经兴奋增加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与传导性,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的不应期,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交感神经的作用与迷走神经相反。 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随即由结间通道和普通心房肌传递,抵达房室结及左心房。冲动在房室结内传导速度极为缓慢,抵达希氏束后传导再度加速。束支与普肯耶氏纤维的传导速度均极为快捷,使全部心室肌几乎同时被激动。最后,冲动抵达心外膜,完成一次心动周期。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一.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1. 窦性过速 2. 窦性过缓 3. 窦性停搏 4. 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心律 1.主动性a.早搏b.阵发性心动过速 c.扑动或颤动 2.被动性 a. 逸搏 b.逸搏性心律 一.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1. 窦性过速 2. 窦性过缓 3. 窦性停搏 4. 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心律 1.主动性a.早搏b.阵发性心动过速 c.扑动或颤动 2.被动性 a. 逸搏 b.逸搏性心律 二. 冲动传导异常 (一)传导阻滞 1. 窦房 2. 房内 3. 房室 4. 室内(束支及分支) (二) 折返: 1. 预激综合征 2. 房室结双径路 3. 房扑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速率: 160~180次/分 HR 40次/分时,CO?。 节律: 节律不规整可影响心室充盈。 收缩顺序: 房、室收缩不同步,舒张末期心室容量减少15% 。 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排量下降约5% 心律失常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冠心、高心、风心、肺心、心肌病等 心脏外因素 : 药物、电解质紊乱、感染、缺氧、颅内病变、植物神经与内分泌机能失调、疲劳、吸烟、饱餐等 心律失常的诊断 一. 症状(病史)心慌、黑朦、晕厥 二. 体征 心率、节律、心音 三. 心电图 四. 动态心电图 五. 信号平均心电图 六. 运动试验 七. 经食管心房调搏 八. 心脏电生理检查 一、 物理治疗 (兴奋迷走神经) (一).刺激咽喉 (二).屏气 (三).压迫眼球 (四).颈动脉窦按摩 二、药物治疗 适应证 剂量 用法 副作用 注意事项: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一).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类:膜稳定剂 II类:?-受体阻滞剂 III类:动作电位延长剂 IV类:钙阻滞剂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I类:膜稳定剂 Ia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奎尼丁 适应证:AFAFL的转复及防止复发 用法及剂量:口服 副反应:金鸡纳反应、奎尼丁晕 厥 注意事项: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I类:膜稳定剂 Ib类: 缩短动作电位时间 利多卡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