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及安全知识培训
前言
在化学实验室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些都是每一个化学实验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培 训 内 容
化验室安全守则
化验室安全防护
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分类
化学试剂与安全管理
化验室设备仪器使用安全
化验室事故应急处理
一、化验室安全守则
进入化验室后,首先搞好卫生,清理、洗涤所用仪器。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工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液的工作人员还应戴橡胶手套。
化验室内禁止吸烟及吃东西,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化验室内的每瓶试剂必须贴上明显的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名称及浓度。试验用过的滤纸、试纸、碎玻璃以及废酸、废碱液等应收集在指定的地方,妥善处理。
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湿布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气液冲出引起事故。
取下正在加热到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烧杯夹将其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防止爆沸,飞溅伤人。
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高温物体,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瓷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需称量的坩埚待稍冷后方可移到干燥中冷却。
化验室的各种精密贵重仪器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制定单独的安全操作规程,未经保管人同意,或未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前不得随意动用。
化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保持在13℃~35℃之间。室温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安全不利,对仪器的准确度、化学反应速度等均有直接的影响。
工作完毕后离开化验室,应用肥皂洗手。
化验室停止供电、供水时,应立即将电源及水源开关全部关上,以防恢复供电、供水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化验室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安全。
二、化验室安全防护
所谓安全防护主要指“三防”,即防止中毒,防止爆炸和燃烧,防止腐蚀、化学灼烧、 烫伤和割伤。
(一)防止中毒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 HF(氢氟酸
通常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包括:吞食、吸入、体表吸收 (1)吞食。吞食并不常见,主要发生于误食。所以严禁在实验室饮食,不能在实验室冰箱内存放食物。离开实验室要彻底洗手,最好到卫生间将手、脸洗净。 (2)吸入(呼吸道)。吸入是最常见的吸毒方式。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的形式被吸入。在使用挥发性试剂(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蒸馏或回流时冷凝管要有效。用移液管移取有毒样品时严禁用口,采取气味鉴别试剂时,可在瓶口上方附近用手轻轻煽动稍闻气味即可,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3)体表吸收。有毒物质可以以气体、液体的形式被皮肤吸收 (如苯、有机溶剂、汞等)。接触有毒物质时要戴上塑料或橡胶手套,如果手套有破洞,要及时更换。如果有毒物质接触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清洗。要避免用有机溶剂清洗,多数情况下只能加速吸收。
(二)防止腐蚀、化学灼伤、烫伤、割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使用强酸强碱要在通风橱内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尤其要注意保护眼睛。
做有腐蚀的样品时,要戴手套、口罩,不得在烘箱内烘烤,移取腐蚀性溶液时用橡皮球操作。
配制浓酸、浓碱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配制浓酸时应先加水后加酸,操作时仔细缓慢。移动盛有沸腾水或溶液的烧杯,须用烧杯夹进行。
切割玻璃管时,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如玻璃仪器损坏同时发生割伤,应先将伤口的玻璃屑取出,伤口周围用酒精消毒,有污染时用3%H2O2洗净后,用绷带包扎,及时去医院处理。
洗液的使用:洗液分为酸性洗液(重铬酸钠或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碱性洗液(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及中性洗液(常用洗涤剂)。酸性洗液放于玻璃缸内,碱性洗液可放于塑料桶内。采用碱性洗液时,玻璃仪器的磨口件应拆开后才能放入洗液缸内,以免磨口被碱性液腐蚀而粘合。放入碱液前玻璃仪器要用丙酮和水预洗。
(三)防止燃烧(火)
使用酒精灯、电炉的场合,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尽量远离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最多不超过两天用量,并远离电源和明火。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易挥发品试剂瓶的开启,不可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